第132章 朝政必須改革(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407 字 2020-07-29

沈廷揚在海沙島上的宅子說不上富麗堂皇,就是占地面積很大,一宅三院的大四合院式建築格局。全是一水的黑瓦白牆,遠望過去就是黑沉沉的一片。正面門臉兒闊大,門口用青石鋪路,一直延伸到碼頭。門外還立著一排排栓馬樁,邊上還修了馬圈和庫房。

院子里面的房舍很多,有些非常陳舊,顯然是多年前建造的。有些則是嶄新的,看起來才建成沒多久。

不過所有的房舍裝飾都很朴素,使用的家具也是普普通通的,而且屋子里面很潮濕,住在里面顯然不會太舒適。

崇禎皇帝、周後和張皇後還有李選侍被安排住進了宅子的中院,中院是內外兩進的大院,外院就用作臨時的朝堂,內院才是崇禎等人的居所。朱慈烺和他的撫軍大元帥府則一並入了東院,跟隨而來的部閣級重臣則擠在宅子的西院里頭。

大宅子外頭還有一些附帶的院落,靠近碼頭的地方還興建了一些商鋪,也都是前鋪後院,現在都安排住進了跟隨崇禎、朱慈烺而來的文武官員。

至於克難新軍的兵士,就只能在露天搭帳篷居住了。隨著幾輪擴充,現在克難新軍的人數已經頗為可觀了,有了三師十二協的大編制。兵力接近了兩萬!跟隨崇禎、朱慈烺而來的天津義民(包括王慶坨的居民)也有不少,約莫在兩三萬人上下。如果再算上沈廷揚的水手,天津衛水師的官兵,還有大沽口這邊原有的商民,還有在三月十六、十七兩天離開北京的官員勛貴及其家眷。

在四月初九時,匯聚到大沽口的官民兵士,總數已經多達五六萬人之多!那么多人,當然不可能都上海沙島,只能分在海沙島和大沽口城兩處居住,大沽口城內早就滿滿當當了,所以還有不少人只能在城外搭帳篷居住。

而那么多人,還帶著大量的行李、馬匹、車輛,還有大沽口倉庫中存放的五十萬石糧食,已經遠遠超過了沙船幫和天津衛水師的運力,只能分期分批的運走。

想要將那么多的人員物資統統運走,實在不是一件輕松的工作!另外,朱慈烺還得安排克難新軍的右師和蘇觀生去登州的事宜,還得為吳三桂這個誤入歧途的二舅哥操心。因此稍作安頓之後,朱慈烺和他的撫軍大元帥府就又一次忙活起來了。

......

「千歲爺,海沙島雖然安穩無虞,可畢竟太過簡陋,不大適合朝廷久居......」

正在一間幾乎沒有什么裝飾的簡陋書房內和朱慈烺說話的,便是當朝首輔魏藻德了。

他今兒來找朱慈烺,就是為了一件事——行朝暫居大沽口期間,朝政要怎么維持運行?

在他看來,行朝就是將就著維持局面而已。改革也好,新政也罷,到了南京以後再慢慢商量也不遲。

「一個月吧!」朱慈烺笑著,「行朝在此總要停留一個月......首輔,你知道本宮為何要在此間停留一月嗎?」

「千歲爺是為了山海關上的大軍吧?」

朱慈烺笑著搖搖頭:「去登州又能遠多少?浮海來去,也不過一兩日間。本宮居大沽口,非是為了山海關!」

「難道是為了北京城?」

朱慈烺笑著搖搖頭,沒有接著往下講,而是換了個話題:「實不相瞞,本宮想要在大沽口把朝廷理一理。」

「理一理朝廷?」魏藻德皺眉,「千歲爺是想要撤換閣老和六部......」

「閣老不換!」朱慈烺道,「現在的四個閣老,一個不撤,還要再加個人......這都是小事兒。」

「千歲爺的大事兒是......」

「大事只有兩個,」朱慈烺伸出一根手指頭,「一是朝廷議政和行政的規矩要大改!不能七嘴八舌的誰都能說話,但是誰都不負責,這樣是不行的。」

魏藻德不大明白朱慈烺的話,因為他也沒見過比大明朝廷更高效的政府是什么模樣的。

而朱慈烺卻很清楚,現在的大明朝廷是個決策和行政效率都非常低下的中央政府。不改革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