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大清好女婿(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361 字 2020-07-29

不過如今北地的確需要東南之米,要不然米價騰貴,民無溫飽,大清的江山怎能安穩?平西王,你說該如何是好?」

「臣以為,」吳三桂頓了頓,「可以向南朝索取歲米400萬石,和漕米等同。」

「就這樣吧!」多爾袞一指金之俊,「金侍郎,你和孫侍郎一起走一趟江南,就以和親使的名義去吧。」

他想了想,又道:「只要南朝肯歲貢400萬石米糧,並割讓大同府,本王就將格格嫁給朱家太子,不過格格今年只有6歲,不能嫁人,再養幾年,等滿13歲就嫁送去南京。

另外,大清也不會侵犯山東......大同的代藩可以去濟南當齊王嘛!大清和大明就以大清河和黃河泛道,以及開封府、河南府境內的黃河為界,這總可以了吧?」

......

在李自成和多爾袞雙雙向明朝派出使臣的時候,明朝實際上的當家人朱慈烺正保著崇禎皇帝駐蹕揚州府。

裝著軍火的箱子、蒲包正從到達瓜洲鎮長江碼頭的兩艘中西結合的大戰船上搬下來。上千名克難新軍的兵士,正在軍官的指揮下肩挑手抬的搬運這些救命的軍火,瓜洲鎮長江碼頭左近,更是戒備森嚴。

軍政衛的兩個千戶官劉良和李實則帶著幾個文書,滿頭大汗的在一樣樣對照著這些鄭家送來的武器彈葯——這兩個千戶都是文轉武,其中劉良還是崇禎十六年的進士!只是因為跟著西洋傳教士學過數學、化學和炮術,而被朱慈烺安排轉了武官,現在分管器械所。

李實雖然沒有中過進士,但之前是欽天監任官,也是文官。現在和他的父親李祖白(也是欽天監官員)一同主管軍政衛軍需司下面的工匠所,其實就是管隨軍兵工廠。

朱慈烺的行朝大隊中也有一些工匠,都是從天津衛跟隨而來的匠戶,主要是鐵匠,也有一些木匠、船匠。不過他們的手藝都很爛,打造不出合格的大炮、火銃。

朱慈烺養著他們主要是用來修理器械、鑄造鉛彈,打造銃刺——因為這年頭沒有標准化的大工業,所以火銃都是手工工場出品的非標裝備。所以使用的鉛彈、銃刺也只能是非標。其中銃刺甚至需要定制。也就是根據每支火銃不同的規格,單獨打造一把可以安裝上去的銃刺。而且這些銃刺質量普遍不佳,經常損壞,所以需要及時修理或是重新打造。這樣一來,隨軍行動的工匠營也就必不可少了!

朱慈烺則站在碼頭一角,和自己的大師兄鄭森隨意的走走看看,不時地打開一個箱子,拿出里面各種不同型號的火銃把玩一番。他身邊的鄭森則會及時將這支火銃的型號、產地和價格告訴朱慈烺。

「千歲爺,這是一挺國友鐵砲,產自日本國江戶城的御用鐵砲鍛冶所。其射遠雖不及我朝佛山所產的斑鳩腳火銃和魯密銃,但是做工更加精煉,可以連發七銃,而且比較輕便,易於攜帶,發銃時也不需要支架......」

「千歲爺,這是一挺種子島鐵砲,產自日本薩摩藩國,是日本亂世時的遺物,不過保養得很好,還堪使用。」

「千歲爺,這是一挺根來鐵砲,產自日本紀州藩國,同樣是日本亂世的遺物,總有四五十年了,但也還堪用。」

「千歲爺,這也是一挺日本來的舊貨,看模樣像是老式的國友鐵砲......日本所謂戰國亂世的末期曾大量使用火銃,所以遺留下許多舊貨。臣家里有門路,可以大量購買到。因為千歲爺急需火銃,所以就來不及向佛山采購新銃了,干脆就向日本國買舊銃。這些舊銃雖是幾十年前的東西,不過保養得都很好,而且質地還過得去,價錢也便宜,鄭家去買,一支也就在三到五兩白銀不等。」

「三到五兩白銀?」朱慈烺聽到這個價格就是一愣,「那么便宜?」

鄭森笑了笑,「不便宜了,佛山上等的斑鳩腳火銃也是這個價錢,斑鳩腳火銃的威力可比日本鐵砲大多了。只是火銃打造起來費時費力,一個幾十人的鐵匠作坊,配備十五架鑽機,一個月也就能打造十幾支斑鳩腳銃或日本鳥銃......千歲爺要一萬支,得有一千個作坊忙上一個月,大明和日本國內能打火銃的作坊加一塊兒都沒那么多,所以就只能去買點舊貨了。不過就算家父想盡了法子,眼下也只弄到了5000支。余下的還得再等上一年半載,才能全部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