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要改革,要開放(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126 字 2020-07-29

崇禎皇帝又一次猜錯了兒子的心思——這是正常的,朱慈烺的心思多壞啊,哪是他這個老實皇帝能猜到的?

朱慈烺帶著崇禎,還有在京的王公大臣到這個孝陵思過宮來,既不是為了逼宮,也不是為了思過,更不是為了向朱元璋請罪,而是為了召開一次事關大明朝改革和開放的會議!

改革和開放這事兒,當然得有一次「王公大臣會議」來布署和推動了。同時,朱慈烺還必須統一內閣、大元帥府和王公大臣們的思想。

統一了思想,改革和開放的事兒才能大張旗鼓的推進啊!

而且,也只有走了改革開放的路子,大明的軍事和經濟才能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要不然,老朱皇帝定下的十五不征之國、宗藩朝貢體制和海禁國策,就會成為大明走向海洋並且從海上獲取力量的絆腳石。

別的不說,就連設立「上海特區」,同荷蘭、葡萄牙、日本建立正式且平等的外交關系的事情,都沒有辦法進行。更不用說向歐洲各國派出使團和留學生了......

如果沒有正式和平等的外交關系,大明想要成系統的引入西方的科學軍事技術,不說辦不到,那也是困難重重。

另外,大明如果想要在海上擴張,那么十五不征之國的限制就必須打破。否則這個也不征,那個也不征,向何處去擴張?

第一個附和朱慈烺的當然是「張居正式的改革家」魏藻德了,那可是要名垂青史的人物啊!以後的《魏藻德傳》就照著《諸葛亮傳》來寫......

他說:「千歲爺說得不錯,祖制是二百多年前的老辦法,現在不合時宜了,可不就得改嗎?太祖高皇帝那會兒,也不知道地是圓的,也不知道海上會有西洋的商船一船船的運銀子進來啊!海上既然有大利,咱們怎么能禁了?再說,海禁壓根就禁不住!禁來禁去,無非就是堵了朝廷的海路,使得走私盛行,海疆失控。」

「可是穆宗已經下旨開海了。」崇禎皇帝又小聲的插了句話。

「父皇,」朱慈烺笑了笑,「隆慶開海的步子還是小了,這一回咱們得大踏步的開海禁......黃衛帥,你說說吧。」

黃斌卿是海軍衛的都指揮使,開海的事情他是有發言權的。

「隆慶開關開放的並不是外洋商船來港,而是允可大明商船出港。」黃斌卿解釋道,「本朝向來是允許外船來港的,早年開放有廣州、寧波、泉州三港,分別通南洋、日本和琉球。後來實行海禁,僅開廣州一港,隆慶年間又加開了漳州月浦港。

不過廣州、月浦二港,早就不能滿足東西二洋通商之需了,而且二港距離南京太遠,不易管理。所以就有不少海商建議在長江口再開一港!」

「開在長江口?」崇禎皇帝眉頭緊皺,「就不怕倭人探明虛實,沿著長江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