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禍水,准噶爾!(求訂閱)(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297 字 2020-07-29

「是嗎?」朱慈烺聽得出李岩的話中之話,這家伙自己就當過「大流寇」,因為看不慣李自成的逃跑路線和流寇主義,才反水投靠大明的。但是李過入川後采取的圈地授軍田和計口授民田的路線,李岩其實是非常贊同的。反倒是對朱慈烺坐穩江山後的「工商為本」非常不理解。

當然了,朱皇帝的工商為本並不是不要農業,而是將農業當成了商業活動的一種。因此也就沒有什么農本商末之說,也沒有什么抑制兼並,當然也不再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之上。

朱皇帝笑了笑,道:「軍師以為流寇的那個大順,還能順多少呢啊?」

「少則十年,多則二三十年。」李岩道,「如今的流寇以府兵治川民,鎮壓四方,嚴控兼並,重農抑商,禁民兩業,利出一孔。三四千萬川人皆為其所制,皆為所用,以我朝數十萬可戰之兵,如何能夠討平?唯有以守為攻,遏其出路,使之疲憊,待其內變,而後才能有破竹之勢。」

「軍師所見與朕相同,」朱慈烺笑道,「流寇之國策效法隋唐,然則唐初多少土地?多少人口?人均有地幾何?如今四川多少土地?多少人口?人均土地可有二畝?二畝均田,又怎能持久?農民不能維持,府兵之家又怎么能收支均衡?府兵之家如果出現虧空,又拿什么去服役?重農抑商不等於能不計盈虧!農事是經營,是買賣。以農為本的府兵,同樣是一樁買賣。是買賣就不能虧啊......只要讓流寇不斷的虧本,早晚為我所平。而流寇所據的四川,則是入難出亦難,圍困起來慢慢消耗就是了。李過不是擴軍15萬嗎?好啊,很好啊!狼多羊少了,多擴一點,耗盡的就越快啊!

所以朕不擔心流寇了......如果最叫朕的頭疼的,非准噶爾莫屬了!」

提到准噶爾,地圖室里的人們都忍不住皺起眉頭了。

蒙古人難弄啊!你不打碎他們,他們沒完沒了跟你鬧。你打碎了他們,他們就到處遷移。茫茫大草原上,四大部盟散成幾百個小部落,你上哪兒抓去?朱皇帝攏共八萬多人的騎兵,都拉去草原也抓不過來啊!你還能真拆成幾百隊?就算能把騎兵拆出幾百份,也是不行的。朱皇帝的那些騎兵當然是能打的,但他們不會放羊啊!

在大草原上成年累月的打仗,沒有放牧的手藝,你吃什么呀?靠後勤輸送?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漠北草原之戰打贏容易,完全平定就難了。

要不然中華歷代封建王朝牛逼的時候那么多,為什么總也搞不定人家呢?

而朱皇帝現在一樣搞不定,四大部盟一垮台,准噶爾那邊人口就過百萬了!幸好現在是槍炮稱雄的年代,要不然就憑這百萬游牧人口,支撐起二十萬控弦之士殺過來,漠北草原很快就會被准噶爾控制,蒙古也會被僧格大汗一統。

「陛下,」兵部尚書吳三輔這時對朱慈烺道,「臣倒有個提議,或許能讓准噶爾消停一陣子。」

「什么提議?」朱皇帝問。

「前一陣天竺的埃米爾不是說要和咱們聯手打布哈拉嗎?」吳三輔道,「不如就順水推舟,命准噶爾去征討布哈拉。這布哈拉國也是蒙古余脈,是金帳汗國的後裔,不過信了天方教,和信黃教的蒙古人成了仇寇。被准噶爾滅亡的葉兒羌汗國、哈薩克汗國都是布哈拉汗國的盟友。不如就讓僧格惡人做到家,把布哈拉汗國也滅了吧。」

「可這樣准噶爾不就一統天山以西了?」首輔魏藻德說,「到時候只怕又是一個帖木兒帝國吧?」

朱慈烺擺擺手道:「先顧眼前吧......回頭朕找那個噶爾丹問問,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