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5章 世界人民愛戰爭(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196 字 2020-07-29

誰愛戰爭?

這是大歷史學家朱仲樹在《大明通史》當中提出的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大章節的名稱。他在這個章節當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當事人的回憶,解釋了給全人類造成了巨大創傷的「第二次世界統一戰爭」的必然性以及源動力。

而首先要回答的,則是「誰愛戰爭」的問題。

在另一個時空,這個問題早就有了標准答案。熱愛戰爭的當然是專制王朝的君主、獨裁者、大資本家、軍閥、官僚等等......在發動戰爭的罪人名單當中,肯定是沒有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比如工人、農民、學生等等。他們都是戰爭的受害者,自帶正確的光芒。

而且這些中下層的人民群眾,即便熱愛戰爭,他們也無力發動一場世界大戰啊!

他們又不掌權,也沒有多少錢去推動收買當權派,而且在第二次世界統一戰爭爆發前的1900年,大部分參戰國的民眾並沒有選舉權。

但是朱仲樹這個親眼見證了兩次世界統一戰爭的大歷史學家,卻給出了「很不正確」的答案。

他認為,第一次世界統一戰爭的確是一群高高在上的肉食者發動的。雖然也有轉移內部矛盾和消耗一下過剩產品的考量,但是他們是可以選擇和平的。但是這群肉食者在第二次世界統一戰爭前夕卻已經沒有了選擇的余地......因為當時各國的革命情緒和民族主義情緒都非常高漲。

雖然大部分國家沒有民主制度,但這並不等於國家的統治者們可以為所欲為。因為和幾十年前的第一次世界統一戰爭前的情況不同,列強各國都在這幾十年間清掃了封建制度,廢除了領主制和農奴制,還貫徹了義務教育,多多少少還實行了新聞自由......即便沒有新聞自由,以當時各國政府的執行力,對於私自刊印發行的小報根本無能為力。所以各國的新聞檢查制度形同虛設,上位者根本不知道怎么控制輿論——他們從來都沒有治理過那么多識文斷字的老百姓!

而且也是第一次碰上一個廉價書籍和報紙「大爆炸」的時代!

在幾十年前,除了少數人口較少且發展良好的國家,大部分列強國內能夠看完一整部小說的人只占少數。而且當時的書籍報紙都比較昂貴,發行量也不多,只有少數知識分子能夠大量擁有。

而在1900年前後,大部分列強國家都已經實行了幾十年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的年限也從剛開始的4年逐步增加到了6到9年。

與此同時,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狂潮也將紙張、油墨、印刷機這些東西變得非常廉價,人人都可以輕松負擔。

所以當第二次工業革命到達高潮的時候,爆炸的不僅是生產力,還有人們的思想!

而各種思想攪和在一起,互相影響,互相融合,再各自一番站隊後,就出現左右兩極分化的情況。左翼要革命,右翼要征服,而站在中間,傾向維持現狀的才是君王、官僚、富豪。

如果沒有經濟危機,左右兩極還會往中間靠,形成中左和中右,局面還比較好控制。畢竟君王、官僚、富豪們掌握著大量的社會財富,必要的時候灑點出去,收買一下人心就行了。

可問題是當第二次工業革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各國都積累了相當多的過剩產能和支撐這些不良資產的貸款......而且掌握大權的各國領袖並不知道應該怎么消化這些過剩產能和不良貸款。

因為他們還不習慣用印鈔機去解決問題,而且也沒辦法印......當時各國都在實行金銀復合本位制,貨幣掛著貴金屬的錨,根本沒有辦法隨便印刷。

沒有辦法印鈔票去解決短期的痛苦,也沒辦法控制洶涌的輿論,更沒辦法管住數以億計想要通過一場劇烈的變革扭轉自身命運的頭腦......那就只有選擇向右轉了,因為向左是不可能的。而且向左一樣得打仗!

區別只是一個外戰,一個內戰!

「一派胡言!還大歷史學家,狗屁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