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章 朕新磨之劍,可利否?(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1336 字 2020-07-29

他們以百人為隊,擺出了七八十個小方陣。每個百人小方陣都包括40名長槍兵、30名刀牌兵和30名弓箭手。

他們其實並不屬於帳前軍,而是燕山、大寧兩鎮的屯田軍。雖然是屯軍,但是待遇和原本的老軍戶是不能比的。

這些新軍戶只要攜家帶口到了燕山、大寧,立即就能得到100畝的授田。這100畝田也是職田,和帳前騎士的職田一樣,不必繳納任何賦稅。而且這些職田還可以由屯軍的子孫繼承——只要繼承人可以承擔父祖的兵役,繼續為大明王朝當兵。

除了職田之外,這些新軍戶還能領到一分逐年遞減的軍餉——在落戶燕山、大寧的前三年,他們每年都能拿到總共30兩(石)的糧餉,待遇和帳前軍的戰士完全一樣。現在帳前軍的騎士和步兵都是這個數,不過騎士多了500畝的授田。

而燕山、大寧的軍戶兵在落戶的前三年也可以領到這個數,則是因為他們拿到的授田和騎士授田是不一樣的。前者領到的是熟田,放租出去馬上就能吃租子。500畝田至少能吃200石租子。而燕山、大寧的土地都是生地或是半生不熟的土地,要開墾出來費錢費時費力。所以朱由檢得在土地開發出來前,給他們發全額的軍餉,然後就是逐年遞減。三年後減少到20兩(石),六年後減少到10兩(石),以後就不會再減少了。

也就是說,耕種熟田的燕山、大寧軍戶兵的軍餉是帳前步兵的三分之一......看著有點少,但他們的服役時間也短,一年只需要在役4個月,而且如無緊急之事,農忙時期不會上番服役。

而帳前步軍則是四時在營,在沒有出征的情況下,一年只有36天假期(一個月3天),其余時間都給關在軍營當中。

至於帳前騎士,理論上一年在役時間是6個月,在役期間也是四時在營。不過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他們在役的時間遠遠不止6個月。只要他們遇上出征或者擔任了差委官後,就沒有服役時間的限制了。

而匯聚在西安的這三萬幾千帳前、燕山、大寧等軍,現在都是出征狀態,所以都是四時在營,「997」的苦練。

雖然訓練的時間有限,但是卻已經有了一點雄師銳兵的感覺!

只是列隊展開,就能讓人感到撲面而來的殺氣!

「肅王、慶王,朕新磨之劍,可利否?」

站在長樂門瓮城的城樓之上,很有一點得意的朱由檢正笑吟吟的在向兩位剛剛趕到西安的王爺發問。

這倆王爺就是肅王朱識鋐和慶王朱帥鋅。其中朱識鋐年紀比較輕,才二十多歲,長得高大儒雅,還真有一點王者之鋒。而朱帥鋅則是上了年紀的大叔,雖然名字當中帶個帥字,但是長得卻一點都不帥,相貌平平,是那種扔在人群當中就很難再找出來的人。而且他的目光總是有些閃爍,給人一種膽怯怕死的感覺。

「萬歲爺,」朱帥鋅開口了,「您的寶劍實在太利了,臣佩服萬分......臣聽說您想在西北分封塞王,不如就封在寧夏吧!臣年老體弱,家里又沒什么能人,實在鎮不住封地。臣願意內遷,去哪里都行。」

朱由檢一聽,就得意的笑了起來——這是給本皇帝的雄兵給嚇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