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1 / 2)

猛卒 高月 1431 字 2020-06-06

在做出決定的次日,郭宋便給思結可汗薩勒寫了一封信,派三名騎兵騎雙馬趕赴思結部牙帳送信。

郭宋隨即下達了榆林縣西撤的命令。

榆林縣是一座大縣,有人口近三千戶,一萬五千余人,不過由於旱災導致勝州南部的大量百姓逃到榆林縣,使榆林縣的人口翻了一倍,達到了近三萬人。

榆林縣令趙知吾這幾天也是坐立不安,他同樣得到了勝州和夏州爆發蝗災的消息,他心里很清楚,勝州官府現在根本無力對付蝗災,勝州向南是連綿不斷的群山,東面是黃河,黃河對岸也是山區,蝗蟲群肯定會沿著黃河北岸而上,榆林縣就在所難免了。

天寶十四年,蝗災就是從夏州到勝州然後沿著黃河到榆林,最後入侵豐州,蝗蟲是有記憶的,它們一定還會走這條綠色通道。

這時,趙知吾接到了郭宋用飛鷹發來的命令,令他帶領全縣百姓去豐州參與驅蝗,榆林遭受的農作物損失由豐州軍田來補償。

這個方案很不錯,趙知吾完全能理解,與其被蝗蟲各個擊破,還不如集中人力來一起驅蝗,而且軍田肯給補償,百姓們也能接受。

但讓趙知吾有點為難的是,南面的河濱縣縣令和縣丞都趕來了,想協商兩縣一起對抗蝗災。

河濱縣距離榆林縣不足百里,是一座小縣,人口九百余戶,不足四千人,土地比較貧瘠,以旱田為主,只能種粟,畝產量也不大,百姓十分窮苦,在勝州毫無存在感,南部百姓逃災過來,根本不去河濱縣,而是來比較富庶的榆林縣。

縣丞李環勸趙知吾道:「河濱縣人口太少,起不了什么作用,還不如讓他們把百姓召集起來,一起撤去豐州參與驅蝗。」

趙知吾嘆口氣道:「就不知道郭使君肯不肯補償河濱縣的損失,畢竟他們是勝州,不是屬於豐州。」

李環微微笑道:「縣君別忘記了,郭使君還是朔方節度副使,勝州也是他的軍事管轄之地,他是用軍田糧食來補償損失,我覺得補償河濱縣也是情理之中。」

「但最好還是確認一下。」

李環想了想道:「現在是中午,發鷹信的話,天黑之前可以送到九原縣,然後明天一早郭使君回信,明天中午我們就能收到了,所以我們安排在明天下午和河濱縣的官員商議,時間上就來得及了。」

趙知吾點點頭,「你說得對,就按照你的建議來辦!」

........

榆林縣驛站內,兩位從濱河縣趕來的官員不安地等待消息。

兩人一個是濱河縣縣令王大志,另一個是縣丞苗蔚,他們雖然提出兩縣聯合抵抗蝗災,但事實上,兩人心里都清楚,蝗災根本不是兩縣聯手就能抵擋。

他們找榆林縣的真正目的是想探討蝗災後的災民安置,勝州已經指望不上,榆林縣比較富裕,倉庫里或許能有點余糧,能接受濱河縣的災民。

這時,院子里傳來縣令趙知吾的聲音,「王縣令在不在?」

王大志大喜,連忙迎了出去,「在!在!趙縣令快請進,李縣丞也來了,請進來坐。」

兩個縣的縣令和縣丞聚集一堂,喝了一口茶,王大志試探著問道:「貴縣抗擊蝗災的措施已經部署好了嗎?」

趙知吾點點頭,「事實上是豐州統一部署,我已經接到命令,榆林縣青壯老幼在三天內全部撤到豐安縣,集中三縣和三鎮的全力人力來抗擊蝗災。」

王大志和苗蔚面面相覷,苗蔚連忙問道:「那榆林的麥田怎么辦?不就全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