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解脫(1 / 2)

「阿難!」

無數道怨恨沖天的聲音此起彼伏,襯托著齊天大聖的暴喝,讓幽暗恐怖的靈山更顯吊詭。

孟奇睜開眼睛,望向江芷微等人,從她們眼里看到了相同的疑惑:

昔年靈山一戰,阿難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才會留下如此多如此強的怨毒與痛恨?

對此,孟奇有個猜測,難道妖族大軍只得妖聖逃出之事拜阿難所賜,從此愛恨難斷,一者追殺至天涯海角,生生世世都不肯放過,留下了負心薄幸者殺的烙印,一者入世輪回,執念難平,印記漸漸薄弱,最終墮入魔道?

「妖聖敢於打上靈山,攻入婆娑凈土,必然已做出突破,渡盡苦海,登臨彼岸,成為真正的大人物,阿難當時還未逆練如來神掌入魔,只是傳說級的大阿羅漢,究竟何德何能讓妖聖只能獨善其身地離開靈山?」江芷微提出了自身的疑問。

趙恆沉吟了一下道:「佛祖入滅當是成就道果超脫,或許留下了什么後手,被阿難利用,坑了妖聖一把,只是妖聖不該忽略這方面的事情,落入陷阱的可能極低……」

他隨之嘆了口氣:「當初靈山之戰,活者寥寥,具體發生了什么事情,雙方各有什么謀劃,實在難以想得透徹,還需要慢慢探索。」

孟奇心頭忽動,與江芷微、阮玉書等對視一眼,想到了某個可能,阿難正是利用自身與妖聖鳳兮的感情,讓她踏入陷阱,從而反目?

這比較能貼近後續的發展!

阿難與妖聖之事,孟奇與雖然並未對江芷微和阮玉書明確描述過,但經歷了那么多事情後,尤其是知曉「情義善仁,莫入此門」存在,又被雲鶴真人告知妖聖追殺阿難之事,不難猜測一二。

這時,阮玉書眉頭一皺一展,又提出了一個猜測:「阿難與迦葉是佛祖十大弟子中最出類拔萃的兩位,是婆娑凈土主要的繼承人選,他們的實力或許不該簡單用大阿羅漢的水准來衡量。」

大阿羅漢等於大菩薩,其中接近佛陀者便是傳說境界,之前孟奇與江芷微一直將阿難迦葉照此對待。

但大菩薩里最出類拔萃的那幾位,比如地藏和觀音,早就可以證佛陀果位,只是因為大願未了,沒有踏出那一步,但本身實力與境界不是佛陀勝似佛陀,強過絕大多數佛陀,超過了傳說的境界。

地藏觀音如此,阿難與迦葉為何不能?

——佛門的果位大致等於修行的境界,但不嚴格等於境界,里面總有特例,因為種種原因,境界高而果位低,就像本身待遇等級與官職一樣。

「有道理。」江芷微輕輕頷首,若有所思,「或許阿難九式如來神掌大成後,已經突破了傳說境界,踏入了最後的苦海,身成造化,即使比不得真武青帝等人,也與地藏觀音相差無幾了,只是由於別的原因,沒有證佛果,比如心有執念?」

「這樣一來,他與妖聖的差距就比預想得小很多。」

傳說之後,能於所有宇宙和宙光碎片留下印記,並且隨著更多宇宙的誕生,在里面自然而然產生印記,是為傳說圓滿,再往前一步,便開始摸索過往,窺視未來,真正感受到時光長河的存在以及對自身的沖刷,此便算踏入全新境界,本質上達到更高的層次,是為「造化」,突破前的火皇金皇與青帝黑帝就是「造化」圓滿的水准。

當然,不少修行者覺得這是苦海最後一段,一旦渡過,就能登臨彼岸,故而常常以苦海來代稱造化之境。

這是不太准確的通俗稱呼,因為人一旦誕生,便處於苦海之中。

孟奇青衫隨著靈山呼嘯的狂風而動,神情沉著,兩鬢花白的頭發輕輕晃動:「若阿難有造化境界,不該動用沾因果才能殺掉數聖,尤其他未帶洛書。」

這件事情,他私下告知過江芷微,此時也並不隱瞞阮玉書和趙恆。

江芷微沉吟了下道:「世世輪回,印記肯定會越來越薄弱,阿難又心有執念,始終放之不下,每一世的實力多半都會降低,而且那時霸王之死或許與他有一定關系,臨死前的自爆不會讓他好受,這么算下來,當時阿難的境界也許還有傳說,但實力就未必了,只能動用沾因果才能殺掉數聖。」

「而等到他逆練如來神掌,將執念化作魔意,順風順水後,迅速便恢復了巔峰時的實力,然後離開阿難凈土,再做突破。」

她做著合情合理的推斷。

「也許這就是真相……」孟奇語氣里有著幾分奇怪的唏噓,看了看四周,低沉道:「走吧,深入靈山。」

江芷微見他左手提著長刀,青衫飄搖,說話間也不再力求言簡意賅,雖然依舊滄桑深沉,但沒了那種消沉死寂的感覺,像是活了過來,心中一動,趕緊傳音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等下的敵人交給我們來對付。」

她聽王思遠說過孟奇十年煎熬十年枯坐以打磨一刀。

孟奇傳音回答:「無妨,出刀前,我也得熱熱身,慢慢將氣勢凝聚,就像火山爆發與地震產生前,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征兆,如此才能有轟然的噴薄。」

見孟奇直面了自己這個問題,江芷微嘴角勾起,頗感欣然。

這座半坍塌的佛剎外,無數漆黑的裂縫呈現於幽暗的虛空里,像是一張張怪獸的巨口,擇人而噬。

而它們又隔絕出一條條小道,通往靈山頂部,間或有風吹過,撕扯肉體,若是凡人在此,已然肉身分裂,元神消融,真到了當初大戰之地,說不得要遭遇三昧神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