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有一人例外(2 / 2)

大明宮,上書房內,寧則臣跪伏地上,聲音沙啞沉重,一字一句道。

聲音中的悲痛,感染了許多人……

崇康帝眼眸中卻依舊是清冷之色,凝視著這位極倚重信任,付之於大權,但此刻卻已生忌憚的元輔,聲音淡漠道:「此事與元輔何干?」

盧肇此時還未供出寧元澤,但很顯然,只要上面有意讓他開口,他甚至能供出寧則臣……

聽聞崇康帝之言,寧則臣聲音悲痛道:「臣,教子不嚴,使其誤入歧途。」

說著,寧則臣將其子寧元澤在宋岩等人離京時,送出城外,還使下小手段挑撥離間說起,再說到他女兒寧羽瑤送禮賈家賈琮,代其兄賠禮道歉,惹得其子愈發羞惱,最後終於走上歧途,釀成今日之禍……

條理清晰,因果分明。

只是,這卻無法說服崇康帝。

若如此,只能說寧元澤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卻無法解釋,他企圖將舊黨、閹黨甚至開國勛貴勢力,一網打盡趕盡殺絕的陰謀算計。

無論是舊黨還是閹黨,甚至是開國一脈的勛貴勢力,都是崇康帝龍椅下最堅實的根基。

若將這些都動搖了,崇康帝還坐得穩龍庭嗎?

就算還坐得住,怕也只是新黨供在台面上的泥塑菩薩。

這一點,最不能讓崇康帝容忍。

也不會為任何一個帝王容忍!

寧則臣已然說完想說的,可崇康帝卻一言不發。

寂靜的暖心閣內,絲毫無法讓人暖心,眾人心中甚至能感覺到絲絲殺意……

驚恐!驚怖!

寧則臣到底是果決之人,他知道絕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否則帝王一怒,伏屍百萬之威,絕不是他能承受得起的。

寧則臣抬起頭,不避諱的看著崇康帝,眼中熱淚緩緩流下,悲聲道:「臣本佐二小官,蒙陛下器重信任,得以位居元輔之位,施展心中抱負,以謝皇恩,以安黎庶。

今新黨獨大,陛下扶持異黨以為平衡,臣心中唯有感激之情!

因為臣知道,陛下此舉,不止是為了平衡朝局,也是為了保全陛下與臣這段君臣相得之義。

唯有此,臣才能得以善終。

此等天心,臣深明之,因此告誡諸臣,絕不可辜負皇恩。

臣之逆子,所存何心,臣不知。

但臣敢以全家四十六口人的性命,擔保他絕無不忍言之心。」

崇康帝還是第一次見寧則臣落淚,對於這個自潛邸時就信任的臣子,他內心還是有極深的感情的。

但也正因此,當以為被背叛時,才會愈恨。

他冷冷的看著寧則臣,道:「他是何心,你不會問問他嗎?元輔的體面朕還是給留存的,不然何以太宰百官?」

寧則臣面色悲愴道:「陛下,臣之子,之前讓家仆送來一封遺表,臣斗膽,請陛下御覽。」

此言一出,崇康帝眼睛猛然一眯,目光中卻並無多少憐憫,唯有猜疑。

是殺人滅口,還是……棄卒保帥?

不過隨即,他心里卻壓下疑心。

自楊養正持小冊子入宮後,崇康帝便命錦衣親軍密切注視內閣,觀察內閣諸臣的動靜。

另外,寧府內本來就有密間……

都沒發現身在宮中的寧則臣往家里發號施令。

再想想正如火如荼到了關鍵處的新法變革,崇康帝強壓下心頭的殺意,命戴權接過了寧元澤的遺表……

揭開火封後,他眯起眼,淡淡掃過字跡潦草的奏表。

見其在奏表中寫道,一切罪過皆歸他一人,其父絕不知情時,崇康帝嘴邊彎起一抹譏諷。

再見寧元澤信誓旦旦保證,他所作所為,皆為了新法能夠大行,減少內耗,一時迷了心才做此事,崇康帝更是想笑。

不過,看罷之後,崇康帝心中到底還是冷靜了下來。

大局為重!

他本就是隱忍之人,當年大將軍王如日中天時,他便始終藏愚守拙,等待時機……

若非有一個堅韌且耐心的心性,他絕走不到今天。

而如今新法正在攻克京外諸省最後也最硬的諸多山頭,這個時候,別說寧元澤已經死了,就算他沒死,冷靜下來的崇康帝都不會大辦此案。

念及此,他緩緩合上寧則臣的遺表,聲音低沉道:「寧觀雖然手段偏激,但心中畢竟存的是好意。他不願再看到黨爭內耗,白白阻礙新法大行……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吧。

寧元澤已死,不再入罪。

盧肇,王禮……剝奪官身,流瓊州島,永不錄用。

京城貢院,內簾官皆斬,外簾官……免了他們的官位。

令廣鳴,朱磊,江之文等舞弊之人,皆流三千里,子孫永不錄用。

其余人犯,由蘭台寺左都御史楊愛卿核實後,依法處置。

另外,這一科順天府鄉試作罷,今科考生待明年太上皇萬壽恩科時再考。

不過,有一人例外……」

這般被輕易放過,心中正生出絲絲寒意的寧則臣、盧廣孝聞言,抬起頭,看向崇康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