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寡恩(1 / 2)

以超品二等伯之身份,做一正三品的錦衣親軍指揮使之職,自然綽綽有余。

但是,這個指揮使之位,卻沒那么好做。

在聖祖和貞元朝時,錦衣親軍曾一度氣焰滔天。

錦衣親軍指揮使之職在那會兒,當得起位高權重之稱。

多少一二品大員見之,都畏若惡虎。

縱是武勛親貴,皇親國戚,亦心存忌憚。

只是這等陣勢,在十三年前一夜之間冰消瓦解。

十萬雄兵圍神京,屠盡飛魚方收刀……

自那夜起,錦衣親軍元氣大傷,再不復往日之威。

更難堪的是,他們似乎也被君王遺忘,不復為天子親軍……

這十數年來,錦衣親軍默默的躲在角落里,舔舐深可見骨的傷口。

根本連露頭的機會都沒有。

但凡有一絲活躍,必然會招致雷霆一擊。

他們從不敢出現在貞元功臣面前,縱然公眾場合不得不露面,也是戰戰兢兢,不敢抬頭。

用錦衣親軍指揮使駱成的話來說:「那些貞元勛貴看我的眼神里,都帶著殺意。」

所以,哪怕為了不讓錦衣親軍報當日屠殺之仇,也沒人願意看到錦衣親軍死灰復燃。

武勛如此,文官同樣如此。

誰也不願看到一個可以不經三司審問,就能直接拿人下獄的怪物復活。

現下錦衣親軍雖然猶存,且偶爾會出來活動一番。

但都是無關痛癢的小事,不值一提。

現任錦衣親軍指揮使駱成在內閣和軍機面前,連站直了說話的勇氣都沒有。

可是賈琮不同……

他身為開國功臣一脈,榮寧二公之後,以門第論,並不遜色任何貞元功臣,因而不會也不必懼之。

況且,他還和武王最疼愛,視若己出的葉清不清不楚,如今又救了開國公世子……

所以如果他當了錦衣親軍指揮使,貞元勛貴便不可能再輕易打壓之。

名分不足。

同為勛貴一脈,誰又能輕易打壓誰?

就是文官,對賈琮同樣無可奈何。

賈琮師從德高望重的松禪公,更為天下師牖民先生所重,自身文才驚世,天下士林敬之。

文官亦是文人,而文人終究還是要靠文名來定位。

所以,縱然是寧則臣,也無法像對駱成那般,對賈琮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斜眼睥睨之。

再加上賈琮身上的舊黨烙印……

真要讓他帶著錦衣親軍坐大,不啻於舊黨卷土重來,死灰復燃。

如今滿朝新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斗敗舊黨,讓他們以這等方式起死回生,如何心甘?

他們不願意,賈琮更不願意。

錦衣親軍,天子爪牙也!

權雖重,但位實則不高,還極招人恨。

崇康帝此舉,雖假托收集海西洋人訊息之名,但錦衣親軍顯然不只是干此事的。

崇康帝是想讓賈琮做一把尖刀……

或許可以煊赫一時,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若從之,日後多半難逃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結局。

這要將他放在文武百官的對立面,既當刀,又當靶子。

這絕對是一個險之又險的位置。

賈琮怎敢輕受?

他躬身道:「陛下之恩,臣銘記於心。只是臣尚年幼……」

賈琮話沒說完,就聽崇康帝淡淡道:「你年雖不高,但所行之事,持重沉穩。況且,你也不算小了。於文一道,業有舉人功名。於武一道,亦有首功在身。

膽子更是不小,爵位沒到身,那一百多老卒就敢收入囊中,你還小么?」

賈琮聞言心中一驚,請罪道:「陛下,此事是臣……」

話沒說完就被崇康帝截斷道:「朕沒怪你,為將者,當有果敢仁厚之心。你能如此善待那些殘廢老卒,算是功德一件。」

話語權在別人手里,反也是人說,正也是人說,賈琮只能謝恩。

可是,還是不願如此就范,他遲疑了下,又道:「臣謝陛下嘉譽,亦願為陛下分憂。只是臣父於去歲新喪,臣身為人子,當需守孝三載……」

此言一出,莫說崇康帝和八位軍國大臣,連李虎等人都抽了抽嘴角。

將門本身不講究這些且不說,賈琮在軍中也服過百日孝。

再者,若賈琮身上帶著熱孝,他連進宮的資格都沒有。

如今他身在此處,便說明熱孝已過,再拿此事說事,未免太過牽強。

崇康帝目光淡漠的看著賈琮,沒有言語。

其他人均身在局中,不好開口。

錦衣親軍之事,事涉武王,著實太過敏感。

另外,錦衣親軍為天子心腹,不列朝班,他們也無阻攔之理。

只是面色均不大好看……

賈琮心頭苦笑,壓力山大,只能躬身領命:

「臣糊塗,臣遵旨。」

心中一嘆:自今日起,他怕只能做一個真正的孤臣了。

與貞元一脈剛剛建立起的一點聯系,頃刻間化為烏有。

即使和李虎關系莫逆,也絕難得到貞元一脈的信任,幾乎沒有任何緩和的余地……

而文臣一脈,更將視他為異己。

只是,縱然明白這些,又能如何?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生死富貴,皆為造化。

天子一言,千鈞之重,又豈是能討價還價的?

婉拒了兩次,已是出格……

最重要的是,他如今只有先祖余蔭,卻無父兄庇佑。

他本就是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