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二人選(2 / 2)

賈琮自然不會表態什么,他始終明白錦衣指揮使的本分。

倒是崇康帝,擺手道:「錦衣親軍不會再像從前那樣,弄的朝廷人心渙散,烏煙瘴氣。錦衣親軍之用,只為守衛皇權,不為臣下所欺瞞,不做聾子瞎子,不做逢亂之時,連一兵一卒自保之力都無的泥塑帝王。」

崇康帝不理跪地請罪的內閣大臣們,而是看著賈琮,沉聲道:「自今日起,錦衣親軍更名為錦衣衛,賈琮,不要辜負朕對你的期望。」

賈琮拜下,沉聲道:「錦衣衛,誓為皇權護衛!」

崇康帝深深看他一眼後,叫起了諸臣,又請寧則臣繼續說。

顯然,寧則臣不止是讓賈琮出京那么簡單……

寧則臣看了眼沉穩站立一旁的賈琮,在御前竟忍不住一陣恍惚,見崇康帝目光怪異的看他,苦笑著解釋道:「陛下見諒,臣方才實在忍不住自省臣教子之道,似乎出了偏差。臣幼時亦是寒門出身,因而勉強也算早慧。磨煉的多,吃的苦多,懂得事也就多些。這個道理臣是明白的,可明明明白這個道理,卻沒做到,方使元澤……走上了歧途。」

似乎反省過來說的太多了,這里也不是說話的地,寧則臣請罪道:「臣果然老了,居然在御前走神,請陛下治罪。」

說罷,跪伏在地,崇康帝目光清冷的看去,只見他這位元輔兩鬢如霜,當年筆挺如槍的腰背,不知何時竟佝僂了起來。

眼睛眯了眯後,崇康帝輕輕一嘆,道:「愛卿比朕還要小兩歲,今年剛過知天命之年,緣何言老?朕還盼望著你,早日將新法大行於世,你我君臣,共造崇康盛世。」

寧則臣聞言,激動的隱隱紅了眼圈,叩首沉聲道:「臣本微末之吏,承蒙陛下知遇之恩,簡拔至元輔之位,臣雖肝腦塗地,不足報陛下隆恩之萬一也。臣只求早日見新法大行,國庫充盈,黎庶安樂,盛世早臨,至彼時,臣方能稍安私心,以功成身退之喜,歸鄉享天倫之樂。若再能教誨出一二賈琮般的子孫,則此生於公於私,無憾矣。」

崇康帝聞言,看著真情流露的寧則臣,心中還是有不小觸動的。

只是……

若果真讓寧則臣完此全功,使得新法大行,京內京外,朝野上下,必遍其羽翼。

其德望之高,怕是行廢立之事都輕而易舉。

崇康帝心中微微一寒,面上卻作動容狀,親自將寧則臣攙扶起,溫聲道:「愛卿平身,這些且等新法克竟全功後再說罷。到那時,怕又有新的國之難事。

國有難,思良臣。若愛卿舍朕而去,朕又能尋何人解難?」

寧則臣心中如有一塊冰涼的石頭緩緩壓下,卻又無可奈何。

原以為能借今日武勛沖突之機,趁機緩和君臣之間的根本矛盾,為日後功成身退做伏筆。

卻沒想到……

心中一嘆後,又說了兩句謝恩之言,寧則臣轉回正題,道:「陛下,錦衣親軍在都中必然難以成長,縱然強行扶之,也難免與貞元一脈發生劇烈沖突。到那時,危之險之。

如今新法眼見就要克竟全功,等外省大行,國力昌盛,陛下與朝廷之威望,更上一重時,便能以煌煌大勢,緩緩圖之。

臣等皆相信軍機之忠,只是為防萬一之險……

所以臣建議,將錦衣親軍……哦,現在是錦衣衛了,調出都中以壯大之。

畢竟,當初也只是長安都中的錦衣受損,外省各衛所的猶存。

另外,臣還想像陛下求援……」

崇康帝對寧則臣之言不置可否,聽至最後,眉尖輕挑,道:「哦?不知愛卿有何難事,竟做不得主?」

寧則臣苦笑道:「新法於京外諸省之鋪行,幾竟全功。唯有金陵、姑蘇、揚州等寥寥數地,更換了數任督撫知州,始終寸步難行。此事內閣原交給宋大人、婁大人、張大人,只是以三位大人於數省積累之經驗,也無法解之……」

言至此,一直泥塑菩薩一樣跟在新黨四大魁首之後的三位內閣新人,一個個臊紅了臉,心中愧恨交加。

尤其是看到欽點他們入閣的崇康帝,輕疑的眼神看來……

寧則臣繼續道:「陛下,到了這個地步,好言相勸,怕是難以說服那些文華之地樹大根深的望族們。江南巨室多同氣連枝,蘇揚九姓,世代簪纓之族,自前朝起就清貴顯赫。江南各地官員,無不與其有千絲萬縷之關聯。衙門內的胥吏,更大半是其族人子弟。江南繁華勝地,竟隱隱有針扎不入水潑不進之勢。蘇揚二州,三成土地皆為九姓所有,卻連一文稅銀都難收上,著實可怖。

更兼門下婢女如雲、奴仆如雨,已成豪族之勢,王法難束。

陛下,哪怕沒有新法,江南局勢,也到了不得不解決之境地了。

而解此難題,只派一欽差天使南下,怕難以化解。

唯有選一本身不被江南望族所抗拒,有手段,有魄力,亦能代表皇權,且不乏勇武之人,以智勇之能,解此難題。

臣以為……」

說著,寧則臣的目光落在賈琮身上,道:「賈指揮使,為滿朝不二之人選!」

賈琮迎視著寧則臣鼓勵的目光,面無表情的呵呵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