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金庸(2 / 2)

牧神記 宅豬 634 字 2020-08-01

我再看金庸先生的小說,突然間感受到了文字中蘊藏的力量,語言中潛藏的情感和精神。

古龍寫的是故事,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文字優美如散文詩,朗朗上口。然而在文字的情感上,他的文字流於表面,比金庸的文字中蘊藏的情感和精神弱了許多。

金庸文字中的情感和精神是深藏的,這也是他在武俠文學上位列古龍之上的原因之一。

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再讀其他的書,終於明白了文章的優劣到底在何處,這是欣賞水平的提升。

後來再讀余秋雨的散文,再讀魯迅先生的雜文,再讀紅樓水滸,我終於可以欣賞到書中的優美的情境,書中蘊藏的情感,書中人物的生命。

慢慢的,我也走上文學創作這條路。

金庸先生的書對我影響很大,是我的啟蒙者,我在高三語文的考試中,第一篇滿分作文寫的就是短篇武俠。

金庸先生仙逝了,心中充滿了惆悵,曾經,我把他老人家當成文學上的偶像,模仿著他的文筆,用筆頭在紙張上寫著自己的武俠夢。

那是一座高山,我用筆為步,在山下攀登,抬頭向上望去,山依舊在那里。

他仙逝了,山還在那里,我還在山下。

我很喜歡他的文字,他塑造的人物和情景,他書中的精神。

牧神記中有一段文字,「在下父女牛家村人,路經貴地,一不求名,二不為利,只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許得婆家,因此比武招親,願尋得個武藝群的好漢……」

是摘自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原文,出現了兩遍。

悼念,追思,不能顯得尊敬,只有祭這個字,才能表達我對金庸先生的尊崇。

祭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