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話悲愴(1 / 2)

和保寧王同行的,是一個十幾人的使者團,准備從東海港出海,前去契丹見契丹國主,請求互市。

契丹和南唐、吳越都有貿易來往,往往是契丹送來幾萬頭羊、幾百匹馬交換唐和吳越的布匹、茶葉和葯材。

雙方貿易,只能走海運,而大多屬於官方貿易。

不過自從東海港漸漸成為貿易港口,一些阿拉伯商人發現了商機,從東海販運貨物去契丹的蘇州,也就是後世的大連金州,進行互市活動。

契丹國主耶律璟暴虐成性,對近侍則極端殘忍,常濫刑濫殺,但另一面,又多次下詔減免賦稅、禮敬臣下,史稱「終穆之世,無罪被戮」。

也不知道是他的大臣開明還是他本身就是個聰明人,有阿拉伯商人去貿易,他並沒有鎖關,而是令開蘇州鎮東關收取船稅,同時在鎮東關前設市,供胡商和契丹人交易,漸漸的,那一帶,形成了一個小市場,又被契丹人稱為東市。

而好久沒和契丹進行貿易的南唐官方,顯然因為和吳越之戰,想購買良駒,是以才再次派出了使者團,由戶部侍郎韓熙載為招諭使,也可見唐主對此次出使契丹極為重視。

不過,保寧王只是順路坐了韓熙載的快船,自不是要和他一起出使契丹。

……

在東海港,保寧王看著什么都新鮮,陸寧也是心情很好,帶著他在港口的瓦肆之中,游玩了一番。

陸寧心情好固然是因為和保寧王很投脾氣,但主要還是因為保寧王說起,幾日後,便又有五千匹蜀錦、兩萬貫錢運來東海,來自皇太弟府上。

不過保寧王也笑著說,就這些了,你可別用你的話說「敲牛皮糖」,沒完沒了的前去索要,李從浲和其父,付給你的珍寶加絹錢等,怕也有十萬貫了,差不多了。

陸寧琢磨著也是,雖然皇太弟家大業大,但開銷也大,這十萬貫,怕也是砸鍋賣鐵了,李從浲,更不定怎么被老子訓責呢。

說起來,南唐雖然富足,但便是國庫,也不過七八百萬貫積錢,畢竟偌大國家,歲入歲出,都是天文數字。

不過,陸寧隨即就微微蹙眉,自己這可不徹底得罪皇太弟了?

畢竟,這筆賬,皇太弟不會記在保寧王和唐主頭上。

唐主,只怕可不僅僅是為保寧王出氣,他雖然耳根子軟,看事情可看得很明白,從此以後,自己和皇太弟可說水火不容。

唐主現今,恐怕早就轉了心思,不怎么想傳位給皇太弟了吧,所以,能給皇太弟制造些對立面,便推波助瀾?

不過,本來自己也不在乎,除非自己拜在皇太弟門下奉他為主,不然早晚都得得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