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內在差距(2 / 2)

知道了李東的目的,陳浪眉頭不由微蹙,過了一會才道:「多謝李總厚愛,不過暫時我還沒這個想法。

從86年畢業之後,我就一直在華潤打拼。

算起來如今已經過去二十年了,華潤就是我另一個家。

現在讓我背井離鄉……」

陳浪說著搖了搖頭,顯然是拒絕了李東的招攬。

這也在李東的意料之中,要是他一張口,陳浪就答應了,那才見鬼了。

雖然李東嘴上說著遠方不比華潤弱,實際上雙方差距明顯。

無論是零售行業,還是整體方面。

零售方面,華潤可不單單是華潤萬家,其中包含很多東西,包括蘇果、雪花、怡寶……

這還是零售方面,華潤產業鏈很多,旗下連上市企業都有好幾家,電力、燃氣這些能源行業對方都有涉足,而且做的很大。

相比較下來,現在的遠方集團和對方差距明顯。

按照目前的市值統計,華潤資產過2ooo億,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算攀升,甚至攀升度比遠方集團都要快的多。

陳浪目前雖然和馬家梁有所分歧,可馬家梁畢竟只是外來者。

不出意外的話,最終他才是勝利者。

壓下馬家梁,整頓好華潤萬家,陳浪有自信,三年之內他必然要高升一步。

從o3年擔任華潤萬家ceo開始,如今已經過去將近五年時間了,而這五年時間,華潤萬家總體上來說可謂是翻天覆地大變化。

蘇果雖然尾大不掉,這收購蘇果的確是不可磨滅的大功績。

想來想去,陳浪覺得自己也沒必要改換門庭。

在華潤繼續做下去,他相信自己肯定會有更大的前途,而遠方呢?

現在他去了遠方能做什么?

遠方集團的人事架構他清楚,幾乎就是李東的一言堂,這時候他去遠方受限制比華潤更大。

與其如此,那還不如留下,起碼有一點他沒說錯,他在華潤打拼了二十年,功勛卓著,比從零開始的遠方要強上十倍。

遠方實力不如華潤,權利不如華潤,影響不如華潤……

陳浪並不覺得李東有打動自己的條件。

李東也不急,等陳浪說完才笑呵呵道:「陳總先別忙著拒絕,聽聽我的條件如何?」

陳浪眉頭一挑,勉強笑道:「那李總請說。」

「陳總現在是華潤萬家的ceo,而華潤萬家不過是華潤創業旗下的子公司,而華潤創業,則是華潤集團下面的子集團。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這就好比祖孫三代,華潤萬家在華潤體系中不過是孫子級別的。

我就說展前途,陳總應該是覺得這次和馬總之爭,最後勝利者肯定是你。

我先當這點是成立的,就算這次陳總勝了,陳總覺得自己多少年能做到華潤創業的董事?總經理?董事長?

三年?五年?還是十年?

取個中間值,算五年吧,五年後陳總應該也快五十了。

五十歲做到華潤創業董事長,這在央企當中應該算快的了,而且還必須要有很大的成績才可能。

這時候陳總在華潤體系第二梯隊當中應該算是比較靠前的了,再往上便是華潤總部。

按照央企的德行,再往上走一步可沒那么容易,就算陳總兼任總部董事一職,想成為集團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

這要多少年?

十年?

就算十年,就算陳總功勛卓著,也不見得能掌控華潤,因為這是央企,不是說你貢獻多大,成績多少,就能獲得相匹配的職務。

而那時候,陳總也差不多到了退休的年紀了。

熬了一輩子,到老了你收獲了什么?

得到了什么?

……」

陳浪剛開始還不動聲色,到最後眼中卻不免露出一抹失落之意。

其實李東有一點沒說錯,央企就是央企。

不是說你業績干的好,那位置就一定是你的。

尤其是華潤這種大型國企,歷任董事長很少有從集團內部升上去的,都是外派的那種。

不過以前陳浪倒是沒想過這些,他當前的目標便是華潤創業。

可被李東一說,哪怕知道這家伙是故意引誘自己,陳浪還是不免有些唏噓。

李東一邊說著,一邊留意陳浪的神情變幻,見他眼神有異,李東心中微微松口氣,就怕你無動於衷。

其實陳浪這人能力絕對是一流的那種,也不要單單把他定位在零售企業方面。

前世陳浪12年便擔任了華創的董事長,集團董事,那時候他還不到五十歲,由此便可見一般。

不過這時候恐怕陳浪自己都沒想過這天會來的這么快,李東自然不介意誇大一下。

說完了華潤,李東便說到了遠方。

「而遠方集團,現在的確是比不上華潤,這點我不否認。

可雙方底子不同,有華潤的時候,我父親都沒出生。

如果從根本上來算,華潤至今將近7o年歷史,遠方呢?

14年年底成立,至今還不到三年時間。

三年時間,遠方做到了總資產2oo億以上,涉及行業包括零售、物流、電子商務、房地產……

而這三年,華潤有什么改變?

還是在按部就班展而已,還是在啃老底而已,就說華潤萬家,相比於三年前,規模的確是大了不少,可那是因為有之前的底子在那。

另外收購蘇果之後,華潤萬家的確實力強了一截,可實際上你們互不統屬,有這三年時間,我憑空創造了一個遠方市。

沒有任何外來資本的支持,我說一聲這三年遠方市勝過華潤萬家陳總是否覺得難聽?」

陳浪搖頭道:「這點我不否認,這三年遠方確實展的比華潤快。

可也正因為如此,遠方的缺陷很大。

缺少完整的下游產業鏈,渠道不穩固,底盤不扎實。

風險與機遇是同等的,你現在展的這么快,一旦遭遇危機,華潤萬家可以平安過度,遠方卻是分崩離析。

渠道、品牌、產業鏈、人事,包括資本,遠方都有很大缺陷……」

陳浪將遠方集團的缺點一一例舉出來,李東認真傾聽,倒也沒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