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文斗(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717 字 2020-08-02

</br>方大牛和家里的下人在文院街外的馬車邊等等,看到方運一喜,可看清楚方運身邊那三十多個身穿官服的官員們,全糊塗了。

「老爺不是犯了驚天的大案吧?」一個年輕隨從問。

「犯你個頭!你仔細看看,他們笑得那么開心,再說半聖的話你沒聽到?書山之首,十國第一秀啊,傻子都明白是好事!不過,這些官員也太奇怪了吧。」方大牛道。

到了馬車下,方運上也不是不上也不是,上車,對這些官員太不禮貌,可不上車,被一群官員簇擁著走那么久,一路上不知道會被多少人看到。

方運看了一下天色,還不到六點,路上的人不會太多,於是向方大牛點了一下頭示意他跟著,然後和眾官員說說笑笑繼續往家里走。

「方五甲,沒上書山前,你最多是個有文名的文人,可上了書山三山三閣,你就是有巨大潛力的人才了。若是不出意外,你將來必成大儒,哪怕封聖我都不會奇怪。」

「此言有理,三山三閣一上,方運必成大儒,半聖雖難,但不是沒有機會。」

方運則謙虛地道:「各位過獎了,我心向聖道,至於走到哪一步,並不重要,只要做好自己即可。」

方守業卻眉開眼笑道:「方運你就別謙虛了!以後咱方家人也有大儒了。封聖是難,第一次上到三山三閣的天才很多,但封聖的不多,不過,你的機會很大。」

方運無奈看了一眼這位伯父,從剛才開始他就一直在那里美,比真正的十國第一秀都張揚,就差滿天下抓著人說方運是他侄子。

那些官員都能理解方守業的心態,方運這次可是文名大增,以前只是看《文報》《聖道》的人知道,可現在對聯掛在十國文院門口,最多一年就婦孺皆知,數不清的人會拿方運當榜樣。

一個將軍笑道:「大源府的那些人恐怕連腸子都悔青了!他們現在肯定想,當初就應該把方運鎖在文院里,防止一切針對方運的刺殺。可惜啊,方運在咱玉海城出了風頭。以後遇到什么事,一定謝謝大源府的高風亮節!」

「還有龍舟文會的事,一並謝謝大源府。」

「以後誰敢說方運來玉海府是搶書山名額的,老子一個大嘴巴抽過去!別說一個書山名額,就算全搶了我們全玉海府的人也心服口服!」

「那當然!」

方運一再謙虛,可這些舉人進士們可不管他,有什么就說什么。

方運一開始還是謙讓,但很快理解這些人,景國除了一個李文鷹,已經幾十年沒有出現能跟四大才子相提並論的天才,而景國的半聖世家早就把重心放在聖院和兩界山,再加上被慶國武國的眾聖世家警告,縱然幫助景國皇室,力度也有限。

在世家子弟眼里,國家並不重要,只要人族不滅,眾聖世家就永遠不滅。

景國這些年一直被壓得很慘,現在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力壓十國的方運,他們嘴上說成聖的希望小,但巴不得方運明天就封聖,再保景國百年安寧。

楊玉環看到這么多人認可方運,比誰都高興。

一直走到方運家門口,眾人才一起告辭,然後三三兩兩離開。

上書山收獲巨大,但方運的精神極度疲憊,回到屋里倒頭就睡。

上午,張破岳的人送來一只海碗大的妖龜蛋。

下午,玉海府名門童家亂了套,童黎清醒過來後上吊而死,死前留下血書,望家人為他報仇雪恨。

一直到晚上,方運也沒醒,小狐狸跳進他懷里,跟他一起睡。

楊玉環知道奴奴通靈,見奴奴不擔心,也就放心。

玉海城的夜晚燈火通明,商業重鎮北副城哪怕在半夜也人流如織,熙熙攘攘。

在玉海城通往京城的道路上,一輛火蹄牛車急速飛馳,那火蹄牛的梯子不斷飛濺出奇異的火星,遠比常見的甲牛跑得更快。

火蹄牛車很顛簸,但里面的童侍郎卻毫無所覺,正手握《孫臏兵法》一書慢慢朗讀,他的語速極慢,好似要把每一個字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腦海里。

突然,一道白中泛著血色的光劍自玉海城南面飛來,落在百丈之外,插在道路里。

車夫立刻讓火蹄牛減速,而童侍郎掀開門簾,望著前面那把熟悉的瀝血古劍。

牛車停下,童侍郎靜靜地看著劍,曾幾何時,他和這把劍的主人並肩作戰,殺妖滅蠻,一起喝酒吃肉暢談。

「唉……」

童侍郎長嘆一聲,盯著瀝血古劍足足看了一刻鍾,才堅定地道:「我的孫子不能白死,戰而不勝,攻而不取,不是我的聖道。回京城,去左相府。」

「是,老爺。」

童侍郎又看了一眼那瀝血古劍,放下門簾,繼續讀著《孫臏兵法》。

瀝血古劍輕輕一震,嗖地一聲向南邊飛去,跨過玉海城,飛到離玉海城極近的長江岸邊,進入一身青衣綉雲服的李文鷹體內。

距離李文鷹數十丈遠的河面上,站著一個同樣身穿青衣綉雲服的大學士,但要比李文鷹年輕近二十歲。

「末學古競道見過李大人。」青年大學士彎腰作揖。

「詩君客氣了,你乃本代四大才子之一,無需行禮。」李文鷹盤坐在一方大石上,看都沒有看古競道,望著長江入海口的方向,面色平靜。

「我向來仰慕大人之名,也知大人是果斷干脆之人,那便直說。我**既然與方運立下賭約,願賭服輸,我這個當老師的也說不出什么來。但方運和張破岳卻連一條生路都不給,未免過了。我此次來景國,不是為難方運,而是見他一面,若他誠心道歉,此事了結。至於那張破岳,受我一記唇槍舌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