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憶江南》(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82 字 2020-08-02

</br>何魯東立刻上前制止,道:「古相所選之人,非常不妥。先前兩人與方虛聖年紀相差不大,相贈相送,實屬尋常。但宗午源年紀頗大,文位又是翰林,算不得慶國年輕人。」

宗午源邁步上前,微笑道:「與方虛聖比,我等功績微末,都可稱得上年輕人。不過是名位而已,何將軍就不要斤斤計較了。更何況,三人年紀依次增大,除我之外,似乎沒有太合適的人,否則,我慶國必然有人站出來反對。何將軍,你且問問。」

何魯東望向慶國讀書人,啞口無。

大部分慶國人都覺得很尋常,宗午源的確有資格說這種話,身為半聖世家的嫡系子孫、三十歲的翰林,如果連他都沒有資格出面,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有資格。

但是,方運現其中一些官員冷著臉,明顯反感宗午源的話。

方運點點頭,道:「不錯,午源兄聲名赫赫,當年未及三十便成翰林,堪稱慶國年輕一輩的文人領袖。」

那些原本反感宗午源的人聽到這話,眼中的厭惡之色更重。

宗午源目光一閃,立刻解下腰間佩劍,道:「寶劍贈英雄,詩詞送名士。方虛聖既是英雄,又是名士,那自然是寶劍與詩詞一起相送。此劍絕非泛泛,乃是我慶國名將顧青原之佩劍。」

聽到「顧青原」三個字,景國許多人臉上的笑意消失,連方運的表都有細微的變化。

這位顧青原在一百年前號稱軍略無雙,壓著景國打,現在毗鄰象州的永州,就是顧青原從景國手中奪走。

此刻所有人都知道,宗午源贈送的詩詞肯定有問題。

就見宗午源雙手托劍,緩緩誦詩。

「游人景都去,

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

平生一片心。」

許多景國人先是疑惑不解,但旋即面有怒色。但是卻只能把怒火壓在心里。

這詩表面看非常普通,只是說方運要回景國,宗午源把寶劍贈送,代表一片真心。字淺深,本身是不錯的詩詞。

但是,讀書人不是莽夫,許多詩詞文章並不是表面上那么簡單。

方運本來就有所戒備,聽完此詩。立刻想起《史記》中的一個典故。

《史記》中記載,季子在出使的途中,遇到徐君,徐君很喜歡季子手中的寶劍,但沒有討要,季子也看了出來。不過,季子要佩劍出使他國,什么都沒有說。

等出使他國完畢,季子回返,准備把寶劍贈予徐君。但是,此時徐君已死。於是,季子就把寶劍掛在徐君墳前的樹枝上。

這是一段被古人稱頌的故事。

同樣的典故,同樣的詩詞,若是顏域空用,那必然是一片真心,但若是宗午源所作,明顯有詛咒方運死的意思。

若宗午源不是世家子弟,面對這種詛咒,景國有權直接到刑殿上訴。嚴查此人,畢竟是十分嚴重的以下犯上,違禮。但是,宗午源不僅是世家嫡系。而且宗聖還活著,就算撕破臉皮起訴宗午源,最後也不會有任何結果,最多是宗午源口頭認錯不該亂用典故。

景國眾人憋著一肚子火。

一些慶國人露出得意之色,斗詩論文、唇槍舌劍,乃是讀書人的本事。慶國丟失一州,罵一罵方運也算出了口氣。

不過,那些文位較高的慶國讀書人大都微微低頭,他們明顯不屑於參與這種爭斗,但身在慶國,又不能反對同國之人,只能沉默。

方運知道,現在慶國人都在看自己笑話,都想讓自己緒失控說出一些失禮的話,但是他淡然一笑。

無論是宗午源還是慶君抑或他人,全都不明白方運為何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