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只是泄憤(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204 字 2020-08-02

</br>計知白看了看宮掌櫃,又看了看方運,閉上嘴,沒有開口。

隨後,宮家的街坊四鄰紛紛作證,把所聽過的話講述出來。

方運一開始還十分冷靜,到了後來滿面陰雲,威如山岳,仿佛一座火山隨時可能爆,公堂內外如同有厚厚的烏雲壓著,許多人被嚇得大氣也不敢出。

等街坊四鄰說完,方運又道:「請宮劉氏的親眷友人與宮蕪之子的同窗好友上堂作證!」

計知白忙道:「孔聖教導,親親相隱,不得請親眷作證。」

親親相隱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思想,原意是說,親屬之間隱瞞罪行不揭,是正當的,從而引申成為若是告,反而會有罪。子女不得告父母,奴婢不得狀告主人,否則反而是犯罪。

方運冷聲道:「叛國逆種之罪,不得親親相隱,已成定論。此案之中,宮掌櫃視妻子如仇人,已然不顧親,誰人可隱?」

計知白立刻道:「親親相隱,乃大仁大義,孔聖之,一字成禮,不可廢除!」

方運冷笑道:「荒唐!何為禮?上到聖院國家秩序,如祭祀之禮,君臣之禮;中到社會風俗,如婚喪嫁娶;下到讀書人的行為,如行舉止,都在禮的范疇!父殺妻子,非國家大禮所倡導,亦與民俗禮儀相違背,更是讀書人之禮所禁止!違逆人倫、置人族禮法於不顧的。不是本縣,而是人犯宮掌櫃!本縣乃是人族試點,你若不服。讓聖院裁決!」

計知白咬著牙,方運現在可是刑殿與法家的紅人,別說他計知白,就算左相柳山甚至宗家家主前去控訴方運,都會被駁回。

刑殿對「親親相隱」早就非常不滿,在法家人眼里,宗法與親親相隱等理念就是人族進步的絆腳石。刑殿一直在做相關的努力。但禮殿的阻力極大,很多方面需要一步一步來。現在方運在推動這個進程。刑殿保護都來不及,怎么可能會阻止。

計知白回敬道:「我已經將此事傳書給禮殿,禮殿必將嚴查!」

方運道:「禮殿諸位閣老必然明事理,絕不會為了區區喪心病狂的人渣扭曲孔聖之!更何況《禮記》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宮掌櫃修身無力,治家無能,在亞聖曾子看來,自然不配談禮!宮掌櫃殺妻弒子,無無義,無法無天,污了父之名,破了親之愛。毀了禮之家,絕了人之,此等畜生誰若庇護。本縣哪怕拼了殿試不取,也要抗爭到底!」

方運的聲音擲地有聲,在公堂之上激烈回盪。

計知白妄圖開口,可還未等說話就生出一種不妙的感覺,仿佛整座公堂整座縣城的力量都在排斥他,不得不閉上嘴。

計知白暗自嘆氣。方運看似是對周圍的人說,實際是在對禮殿儒家眾人說。「禮」本來就是規矩。就是讀書人方方面面的行為規范,而《三禮》的變遷也在說明。

《三禮》即《周禮》《儀禮》和《禮記》。

目前影響最大的,則是成書最晚的《禮記》,因為現在的《禮記》記錄了先秦時期眾聖的論,包括亞聖曾子和子思子等人的名篇,而兩人的名篇恰恰更重個人之禮。

方運以曾子在《禮記》中《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論點,咬定宮掌櫃先無「禮」,那此案就可以繼續審下去。

禮殿不怕讀書人用「禮」來否定什么,最怕一點「禮」都不講,連這層皮都不要。

禮殿抗拒「禮」的演變,但不代表完全反對。

計知白心中擔憂,「親親相隱」原本有一道枷鎖,那就是叛國逆種親人不得隱瞞包庇,現在方運又加了一道枷鎖,那就是親人若違反「仁義禮」,也可以放棄親親相隱,很可能引聖道之爭,萬一方運一方成立,那此事反而幫了方運一個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