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210 字 2020-08-02

</br>眾人疑惑不解。{我們不寫小說,我們只是網絡文字搬運工。-<>fqxsw.

只用這么點時間就想出好的智學詩?不是至少應該等半刻鍾嗎?這種時候怎能跟大儒比,大儒頭腦和神念十分強大,眨眼間思考的事比進士一個時辰思考的事都多。

方運的友人們無奈地搖頭輕笑,認識快兩年了,可還是摸不透方運的做事風格。

「方運,你來真的?」李繁銘再次求證。

不等方運回答,五十里外傳來舌綻春雷。

「那就請方虛聖巧舌誦詩,萬萬不可而無信。」雷龍闊的聲音傳遍數百里。

一些讀書人急忙給方運使眼色,若沒有十足的把握,千萬不要被雷龍闊激將,現在可不是逞強的時候。

方運不理雷龍闊,道:「當然是真的。我本來正在思索如何寫智學詩詞,但在看到大儒松石先生一葉孤舟破風雷,又想起他老人家的種種事跡,突然明白了最高境界的智學是什么。」

「哦?」眾人眼中的擔憂盡消,取而代之的是濃濃的好奇之色。

「可否說說?」

方運點點頭,舌綻春雷道:「第三輪的題目是智學,我原本只想寫巧或智,但在看到松石先生前行後,突然有所領悟。智學,非簡單的聰慧,亦非單純的技巧,最下等的智,是本身的才智,而更上層的智,是智慧!人可生而聰慧,但無法生而智慧。私以為,智學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苦學勤學墊底。」

讀書人們紛紛點頭,方運這話點出了智學詩詞的重點所在。

前方的笨大儒田松石回遙望,面帶微笑。

方運繼續道:「智學之道或許很多,但我從松石先生身上學到了一種只要努力,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智學之道。fqxsw.暗合孔聖『有教無類』與孟子的『人皆可以為堯舜』,正確的勤學與實踐,便是一種智學之道。」

「請方虛聖誦詩!」一個景國人激動地拱手。

「恭聽方半詩教誨!」一位年輕的進士微微低下頭。

哪怕是一些七老八十的翰林大學士。也頷低眉,目光中充滿了尊敬和期待。

宗雷兩家船隊中許多人表面上是嘲諷之色。但眼睛深處暗藏著警惕。

方運望著前方笨大儒田松石的背影,舌綻春雷。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此詩一出,無人叫好,每個人都在仔細思索。

一些人不斷用舌綻春雷交流,希望可以得到別人的指點。

「詩中的古人顯然是指先賢,甚至像笨大儒田松石在內的前輩也在其列。稱贊那些人在讀書學習的時候不遺余力,專心致志,往往到老了才有成就。」

「這後兩句同樣淺顯易懂,是說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並不牢固,需要親身實踐才能真正掌握學問,此乃真知灼見,千古不易之真理啊!不過,似乎還差點什么。」

大學士沈沛道:「讀詩,自然要從全局思索。詩詞的結構與文章有所差別,不能根據原本的語序來理解。你所差點什么,就是因為讀詩過於古板。這詩若是寫成文章,不管韻律。語序可以換成『古人學問無遺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少壯工夫老始成』。」

眾人恍然大悟,心道怪不得對方是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