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3章 四題鹿門軍!(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38 字 2020-08-02

</br>showad03();

eirgye300();

頃刻間,宴會變得無比熱鬧,三鳴州齊出,一比一激越,每一都仿佛在講述張龍象與鹿門侯甚至楚王之間的故事,激在場所有人的興趣。

「張龍象此子,牢中十年,因禍得福啊。」

「單看三詩,此人不似逆種。」

「前些日子聽荊州的友人說,他教子有方,祝融書院的院長親自為其立傳,我只當是揶揄笑談,今日聆聽三詩,方知龍象是大才。」

「厚積薄,磨磚成鏡,不枉十年磨礪。」

「不過……他第三詩太狠,指著鹿門侯的鼻子罵他完全不把士兵的死活放在眼里,那些士兵如何想?」

「張龍象這三詩,我懷疑醞釀多年。這三之間的銜接實在太妙。第一先是當頭棒喝『東河歌舞幾時休』,單刀直入,開門見山,直指鹿門軍的弊端,引眾人的指責。但接下來的《二題鹿門軍》,用一句『位卑未敢忘憂國』封住所有人的嘴,這時候大家完全被他說服,他畢竟是珠江侯和翰林,連平民都可以議論國事,他堂堂珠江侯譏諷『直把贛州作柳州』又算得了什么?」

另一人接道:「妙就妙在,他以『位卑未敢忘憂國』說服我等後,再把自己的事插.入其中,要我們以後蓋棺定論。我們既然信了他前一句,自然對這後一句也會有一定的認可。而在《二題鹿門軍》中,他先寫了自己病弱孤獨,後寫希望眾聖庇護、國君復土,真流露,讓人越同。」

「至於《三題鹿門軍》,與第一相互呼應。把冒頭指向鹿門侯一人,這就是將對將,反而讓人佩服他的膽氣。那『一將功成萬骨枯』實在堪稱千古少有的佳句。惋惜中透著悲壯。面對這種三詩連問,不知道鹿門侯如何應對。換成我的話,只能沉默了。」

「不過,張龍象這三詩,過於激越,與儒家聖道相去較遠,怕是會遭到讀書人的批評。」

「的確,這三詩,有失君子中庸之道。終究有瑕疵。」

「之前詩痴老人也說過詩中的瑕疵,所以要依托數年流傳才能晉升鎮國。」浣春歸

「若僅僅是這樣,孔聖文界還是比不過聖元大陸。哪怕不跟方虛聖比,跟以詩詞稱雄的名士依舊略有差距。」

「或許再過些年,他的心境漸平,放下得失心,方可更進一步。」

「可是,他還有時間嗎?」

一時間,贛州文人紛紛嘆息,都知道若無奇跡出現。張龍象必然會英年早逝。

突然,鹿門侯嘆息道:「惜哉。張龍象此子,本可成大才。誰知滿腹存牢騷,雙眼蒙憎恨,讓三詩的意境一不如一,有佳句又如何?有憤懣又如何?若失去意境,便只是劍走偏鋒,有失堂正。」

韋長弦立刻道:「鹿門侯所極是,縱觀三詩,偏激有余而中正不足,憤怒有余而激昂不足。『硬語』有余而柔順不足。三詩是好詩,也僅僅是好詩而已。只能算是離奇所得、巧合而生,真正的詩詞大家。必然能做到收放自如。張龍象之詩,奔放恣意,卻如鹿門侯所,劍走偏鋒,無法掌控,惜哉。三詩,孤憤如敗犬,安有一代封侯之家的志向?」

在場的讀書人立刻回憶三詩。

「詩痴老人,您有何見解?」贛州知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