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不速之客(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62 字 2020-08-02

</br>方運收起官印,輕輕搖頭,面帶微笑。

「經安這個孩子啊,把張萬空的吹牛當真了,幸好我知道這種事絕不可能生,從未提及,否則必然會成為孔聖文界甚至人族的笑柄。」

方運心里想著,坐在馬車之中,閉目養神。

這一次,方運沒有讀書,而是在推演接下來的行軍和蠻族的動向。

這里的蠻族與聖元大陸與妖界的蠻族都不同,似乎受孔聖文界的影響,更願意使用人族的手段獲勝,這和人族馴化的蠻人很相似。

想到這里,方運心有所悟,這孔聖文界,怕是另有玄虛,不僅僅是為了培養出用以戰斗的文界人。

一路上和之前相差無幾,無論是鹿門軍還是荊南軍的將領,都不與方運交談。

唯一變化的是,方運周邊的軍士態度有所變化,對方運多了一絲敬重。

方運並不知道具體行軍計劃,但到了夜晚,根據隊伍的前進方向,基本猜到大概的況。

「之前,隊伍找最快的道路進,經常會穿過一些荒地或丘陵,遇到一些城市並不停留。但現在,應該是只走較為安全的官道,從一城到另一城,再到下一城。只要在城邊安歇,有聖廟力量庇護,蠻族絕不敢進攻,不僅減少了疲勞和傷亡,也能避免士氣崩潰。不過,這樣一來會耽誤很多天,恐怕至少要走六七天才能到達。」

大軍順利抵達定楠縣,然後在城外駐扎。

鹿門侯吸取了昨日的教訓,一直留在軍營之中,只是接受定楠縣令的拜訪,絕不進城參與宴會。

第二日清晨,軍士吃完早飯准備離開,方運舌綻春雷的聲音響起。

「年去年來白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閩粵底事空留客?歲月無不貸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聲音甫傳。定楠縣讀書人奔走相告,歡呼雀躍。

「張鳴州在我大定楠留下詩作了!」

但是,正准備上馬的韋長弦揮舞著鞭子,瘋狂地抽打戰馬。

那戰馬不斷踏步躲避,慘叫連連。

抽了幾十鞭子,韋長弦才冷靜下來,仔細思索這詩。越想越氣。

聯並不獨特,乃是詩人感嘆一年過了有一年。白不斷增多,戎馬匆匆,又到了春天。

頷聯讓韋長弦頗為生氣,仿佛是詩人在說:「什么事讓我留在閩粵這里充當閑人?歲月無不饒人,我不想把大好的時光浪費在這里。」下之意,還是在批判鹿門侯把堂堂珠江侯當無所事事的客人留在軍中。

頸聯則抒方運真正的感,自己明明有一顆忠心為了報效國家,可現在無所事事,只能流著淚想念家人。

最後的尾聯。詩人孤獨的懷激烈得難以控制,只好弄一些菜餚一個人吃,緩解心中的緒。

韋長弦很想去找方運理論,這詩表面上只是書寫悲憤,可用詞十分毒辣,「空留客」直指鹿門侯不會用人甚至暗指不會領兵,而「兩行清淚」明顯是誇張的筆法。鹿門侯的無能讓自己報國無門,被生生氣哭,最終只能偽裝成思念親人。

韋長弦咬牙切齒,可卻感到有力無處使,這詩太狡猾,堂堂侯爺都哭了。只能吃吃喝喝壓抑感,他們還能說什么?

「這個混蛋,沒想到越來越會博同!簡直就是文人中的無賴!」韋長弦低聲罵道。

大軍離開定楠縣,繼續趕路,路過何平縣,方運本以為大軍會前往正南的何源縣,因為去正南方的話。會盡早到珠城。但是,這樣的話大軍就無法在傍晚抵達,要到凌晨才能。

但是,大軍卻向東南前行,去隆川縣,這樣大軍能很早安營扎寨,但卻因此耽誤了整整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