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緩兵之計(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41 字 2020-08-02

</br>張青楓和王黎長長呼出一口氣,壓在心中多年的悶氣,今日終於全部釋放出來。

張青楓望著方運,毫不掩飾心中的喜悅與驕傲,縱然苟葆權勢傾天,縱然楚王是一國之君,他們眾將化為一抔黃土,而張龍象的文名不朽!

苟葆陰沉地掃視方運等人,帶人快步離開。

隨後,指揮司分派任務,珠江軍獲得極大的優待,全員休息,並可以隨時返回楚國,有權拒絕任何征召,包括兩界山的征召。

聖院每年為珠江軍每位將士放額外軍餉,軍餉相當於九品鄉男的俸祿,即便去世,也一直足八十年。珠江軍將士的孩子,直到十八歲前讀書所需所有費用全部由聖院提供,並且可選一個子嗣直接去當地文院就讀,任何官員不得拒絕。

得知這個消息,所有讀書人羨慕之余,也對聖院充滿敬意,珠江軍立功極大,若是在接下來的第二次兩界山大戰繼續戰斗下去,極可能會遭到重創甚至全軍覆沒。

兩界山不缺這十余萬大軍,但是,人族缺少。

讓已經立下大功的英雄可以不用再冒死戰斗,並且保證他們後半生的生活安穩,讓他們的孩子得到優待,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

隨後,守界大儒陳奔召集所有翰林、大學士和大儒開會,討論畢參之戰的得失,並且討論接下來的行動。

眾人花了三個時辰指出不足的地方和優秀的方面,整個過程氣氛非常特別,時冷時熱,因為總有人會被批評指責,而總有人會被稱贊。

苟葆和祺山軍在這三個時辰里成為焦點,占據很大的比重,因為他們被在場的讀書人罵了整整一個小時。

於是乎,兩界山的大儒們當場決定,把苟葆和祺山軍的一些行為添加到兩界山的戰時條例里,若是在戰爭時期有相關的行為,則將被處罰。

指責完苟葆和祺山軍,在場的讀書人全部開始談論方運和珠江軍,指出珠江軍的種種優點,然後就變成方運和珠江軍將領的報告演講大會,詳細講述珠江軍有什么不同以及為什么要那般做。

雙方的待遇猶如天壤之別,苟葆竟然按捺不住,以文宮受傷為名,提前離席,祺山軍的其余大學士卻不敢走,耐著性子坐在議事大殿中。

許多讀書人大怒,要嚴懲苟葆,但一位大儒隨口道:「此人文膽震盪,隨他去吧。」

眾人轉怒為喜,看來這次苟葆遭受的打擊太大,若是再繼續留在這里,真可能文膽破碎,所以不得不離開。

沒了苟葆,眾人心情暢快,認認真真開會。

臨近會議結束,兩界山的讀書人基本取得一些共識,比如盡快把珠江軍的戰斗方式在全軍推廣,比如認為妖界會找到恰當的時機動第二次兩界山大戰,但至少在半年以後。

也就在當天夜晚,界山城牆下舉辦了盛大的兩界山文會,慶祝畢參之戰獲得勝利。

方運和珠江軍已經出盡風頭,所以在慶功宴上相對低調,而苟葆和祺山軍的大學士已經全都撤離兩界山,回到楚國。

慶功宴結束,方運並沒有立即休息,而是如往常一樣讀書學習,不過,今日准備睡個懶覺,睡兩個小時,以後每天也睡一個小時。

深夜,房門徐徐打開,兩個高大的身影進入方運書房,強大的二境巔峰文膽之力覆蓋房間。

方運不驚不怒,徐徐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