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9章 事情發酵(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087 字 2020-08-02

</br>本來,只有少數客人憤怒,大多數人都在旁觀。

景國人拜慶君,這放在數百年前,會直接以叛國罪夷三族,但放在已經相當開放的新歷十國時期,只要坦誠說拜錯,事情也就過去了。

象州人的時間不是白來的,不會有多少人把自己的時間花在這種事上。

說句難聽的,象州明里暗里賣國叛國的人太多,稍微有頭腦的人已經懶得管,既然皇帝不急,太監也沒必要太在意,畢竟賣國叛國的都手眼通天,指不定後台是哪位現任閣老或前任相爺。

所以事情發生的時候,迎芳閣內的眾人該吃瓜的吃瓜,該看熱鬧的看熱鬧,該討論的討論,本來就當個趣事談。

直到花青娘指著在場所有人說她沒有錯,誰再敢討論這件事就報官抓人後,少數人當場就跟炮仗似的炸了,開始接連不斷指責攻擊花青娘。

一旁吃瓜的閑人也懵了,這家迎芳閣畢竟是慶江商行的產業,在巴陵城非常出名,而且這家花樓至少在表面上很干凈,並非是尋常青.樓,那些歌姬舞姬也不是普通的煙花女子,都自稱賣藝不賣身。

不過,來這里的客人都清楚,這花樓的歌姬舞姬之所以說賣藝不賣身,只是為了提高身價,她們只賣身給文人士子、高官巨賈,至少是進士或七品官或名門之人才能讓她們賣身。

即便明知道她們賣藝也賣身,但由於這些女子歌舞了得,所以依舊有許多人花錢來觀賞。

誰知道,竟然遇到這種事。

迎芳閣一片混亂,本來看熱鬧的一看熱鬧大了,於是參與其中,開始指責花青娘。

當天夜里,聞訊而來的巴陵人圍住迎芳閣,要求花青娘道歉。

一開始,迎芳閣仗著背後的勢力毫不在意圍攻的人,很快,一位景國的舉人在論榜上發出這事,引發一部分人關注。

不過,慶國人和景國人關注得多,其他各國人只是看幾眼便離開,畢竟事情跟自己關系不大。

在這篇文章的下面,慶國人與景國人開始論戰。

一開始,是慶國人冷嘲熱諷。

「象州人很風趣,連老鴇花女都喊打喊殺,怪不得好好的象州人歸附景國後,便成了人人得而罵之的象州賊。」

「估計也只有象州賊才會欺負一個弱女子。」

「唱個歌跳個舞而已,唱小曲的誇別國的英雄,豈不是要自裁?」

「貴國人的心都是琉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