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章 方運的第一封戰書(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37 字 2020-08-02

</br>七月二十二的一大早,董文叢沉迷於論榜,無論出恭、吃飯、行走還是處理政務,都手持官印低著頭,不斷翻看論榜上有關《民報》的爭論。

對於董文叢來說,《民報》是他是否能名垂青史的關鍵,無法忽視。

越看下去,董文叢越佩服方運,心中不斷思考。

「方虛聖不愧是虛聖,手段的確狠辣。按理說,《象州邸報》增刊開先河,面向大眾,管翼必將會被歷史銘記,但方虛聖眼光獨到,不僅沒有站在管翼對立面導致被後世唾罵,反而把事情鬧大,反抗刑殿,讓所有人記得,是方虛聖保護了《象州邸報》增刊,是方虛聖抵擋了刑殿,是方虛聖開創了《民報》。大概可以說,管翼不小心點了一個火把,而這根火把必將會燃燒一界,可方虛聖挺身護住這火把,為此擊破太陽,兩相對比,即便史家讀書人研究整件事,也不會給管翼過多著墨。」

「甚至於,直到現在,管翼都不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更不清楚方虛聖一直都在為《民報》做准備。不過,對抗刑殿終究不是堂正大道,所以方虛聖選擇了受罰,而沒有憑借虛聖特權見面懲罰,聖院各殿院見方運接受懲罰,保全聖院顏面,保全刑殿尊嚴,自然投桃報李,支持《民報》。」

「最重要的是,法家讀書人公心更重,更願意見到民智開放,這樣行凶犯法之人會減少,再加上方運之前拓寬法家聖道,刑殿自然不會阻撓《民報》。方運得罪的實際只有一個韓正陽,可韓非子世家與方虛聖關系密切,在別人看來是兩家在演雙簧。」

「雜家之所以反對,是因為他們之中大多數人或為私利、或為私名、或為私欲,同樣為了名利欲,他們的眼界與手段遠遠比不上雜家半聖呂不韋,最終只能淪為官僚,而不是執掌雜家聖道。宗聖之所以能晉升半聖,許多人已經評說過,此人同樣有名利欲,但此人放眼萬界,把人族之利遠遠置於私欲之上,或者說,他的一己私欲,乃是讓人族強大,而不是那種低級的欲望,所以擺脫雜家聖道的桎梏,一舉封聖。」

「名利欲望沒有對錯之分,但有高下之別,宗聖曾在聖典中闡述過這個觀點。方虛聖,至少在這方面,已經不下於宗聖!」

董文叢思索良久,突然想起一事,搖搖頭,前往總督房。

因為之前方運說不必多禮,只要門開著可以直接進他的房間,董文叢邁步進入,看到方運正持筆書寫。

「說吧。」方運隨口道。

董文叢見怪不怪,道:「下官突然現,最近一連串的事情接連生,好像已經沒人在意迎芳閣拜慶君的事件。」

「你說這件事啊,等寫完戰書再商談。」方運道。

「啊?戰書?」董文叢疑惑不解。

「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准備寫幾封戰書,這第一封,便寫給慶國和宣武軍。」方運道。

「那在下能看看嗎?」

「無妨。」方運繼續寫。

董文叢快步走過去,看向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