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民報》發行(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59 字 2020-08-02

</br>在管翼的牢籠前,聚集著大量的巴陵城百姓,連維護秩序的士兵都被擠到籠子周圍,滿臉無可奈何。

用董文叢的話,乍一看還以為全景國的人都擠在這里。

在管翼籠子的前方,立著臨時建造的告示欄,許多衙役拼命保護才沒有被擠倒。

告示欄上的告示講述了管翼願意接受這種懲罰,並且指出管翼叫囂要送出國土的行徑,最後求仁得仁,方運給了他三尺的地方。

後面的告示上,列舉查抄管翼家所得,總估值過千萬兩白銀,遠遠出了正常進士的身價,若不算文寶神物,許多大學士之家的財富也就在三百萬兩白銀左右。

根據董文叢的指使,抄寫吏員特地注明管翼家中一些財物的來源,大都是與慶江商行、慶國皇室與慶國大員有關。

於是,不需要州衙門散布消息,各種小道消息流傳,很快全巴陵城乃至全象州人都知道,管翼拿著慶國的錢在辦事。

隨後,各地的讀書人紛紛站出來,開始焚燒《象州邸報》增刊,許多人怕惹上麻煩,也主動焚燒。

管翼在之前在象州造成的影響力,無聲無息消散。

大多數象州人並不關心象州歸屬,只關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即便再中立的人,也不屑於支持管翼這種人。

花青娘與管翼本是反景的中堅力量,由於之前官府不作為,讓許多百姓寒心,現在兩人接連遭到如此嚴重的懲罰,象州百姓情緒高漲,各地茶樓酒館議論紛紛,無一不稱贊方運賢明。

方運囚禁進士之事,在論榜掀起連綿不斷的戰火,十國讀書人全部卷入其中。

一些他國讀書人認為方運做事太過,不應該如此對待管翼,應該給管翼留面子,畢竟大家都是讀書人。

但是,也有人認為,若管翼只是小錯小罪,方運如此懲罰實屬過分,但身為景國官員,公然宣揚無償讓出國土,等於賣國行為,沒被活活打死,證明象州人太善良了。

論榜上開辟各處戰場,有的文章下面討論「賣國言論是否算正當言論」,有的討論「公然支持送出重要領土算不算賣國言論」,有的討論「方虛聖的懲罰是否過度」,不一而足。

象州之內,形勢復雜。

百姓被慶國人欺壓了那么多年,又被花青娘和管翼這種慶國走狗教訓,好不容易遇到如此大快人心之事,開始在各地歡慶,讓今夜變得猶如節日。

尤其是因為歸屬景國後參加科舉高中的讀書人,自身前途已經和景國牢牢綁在一起,大力支持方運。

象州的所有慶官表面上偃旗息鼓,徹底放棄在名面上跟方運作對,但是,他們紛紛上奏內閣和聖院,彈劾或舉報方運。

自從方運當上虛聖,內閣已經很久沒有接到如此多的彈劾信。

左相一黨有了這些彈劾信,在第二天的朝會上,對方運展開攻擊,但是,總督處罰右司正、大學士處罰進士、虛聖處罰象州五品官,在聖元大6上,根本算不得過錯,甚至算不上失職,畢竟方運站在大義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