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4章 那年的話(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46 字 2020-08-02

</br>方運點點頭,看向古銘舟。

「古尚書,殺蠻族的心一樣,但殺蠻族的原因並不相同。你說我們是為國為民殺蠻族,並不全面。我們不惜生命去殺妖蠻,不是為了那些自己怕死還不讓我們送死的人,而是為了那些不怕死和縱然怕死也支持我們保家衛國的國民當戰爭來臨,我們別無選擇。」

古銘舟恭恭敬敬拱道:「方虛聖之言很有道理,但若我們景國百姓南遷,得武國與慶國相助,便會少死很多人,同樣會取得勝利。無論是從兵家之道還是任何一家之法,都是最好的選擇。」

方運笑了笑,道:「妖聖狼戮要殺的是我,只要把我交出去,蠻族便會停止南下,你為何不把我交出去」

古銘舟偷看柳山一眼,輕咳一聲,道:「若是出於保命的私心,我是很希望方虛聖青衣白雲出塞,化解妖聖怒火,挽救景國上下。但出於公心,方虛聖為人族立下如此大的功勞,遠億萬百姓,這種事,不能做。」

方運道:「不,是很多人心里清楚,即便把我交給蠻族,景國與蠻族的矛盾也不會化解,人族與蠻族的問題也不會解決,至多是拖延數年而已。是守是逃,有同樣的問題,若是守了,勝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若是敗了,最後的希望破滅,撤退也沒有什么遺憾。但是,若是直接撤退,且不說遺憾與否,單單撤退後引的一些列問題,就是巨大的負擔。長遠來看,那些問題引的災難,並不比戰敗後更小。不戰而逃,斷了景國人的脊梁,折了人族的腿」

「只要有命在,我們景國可以接上脊梁,人族可以續上斷腿」古銘舟振振有詞。

「蠻族不會給我們時間,妖界同樣不會給我們時間你們並不清楚一個奮起反擊縱然失敗的國家和一個一觸即潰便逃亡的國家,兩者的下場最後有什么不同。前者會知恥而後勇,後者卻只留屈辱,成為歷史的污點,遺臭萬年。」

眾多讀書人輕輕點頭,兩者的區別太大,只不過他們無法理解方運的話語為何那么沉重,好像經歷過那種國家的恥辱。

古銘舟深吸一口氣,朗聲道:「景君至仁至義,為了景國百姓,可以將國君禪讓給方虛聖,那么,同樣為了景國百姓,為何不把國土與百姓讓給慶國和武國我們都是人族,都會抗擊妖蠻,若百姓安居樂業,死傷減少,那後人只會稱頌景君,絕不會遺臭萬年。」

「放肆」

眾多官員呵斥古銘舟,古銘舟卻滿不在乎。

「慶君那昏庸之主,也配接景國那些嬌花兒似的慶國兵,也配與我景國好男兒並肩作戰」方運毫不掩飾自己的輕蔑。

「說得好」

所有兵家讀書人轟然叫好,支持方運。

方運隨後道:「古尚書有一點說的不錯。若是景國瀕臨國滅,國君願將國家托付給武國,本官倒是不會反對。到那時,古尚書定然會成武國功臣。」

古銘舟被方運這一招順水推舟嚇了一跳,汗珠子都冒了出來,急忙向柳山看去。

不僅那些經驗豐富的官員,連龍椅上的少年景君都差點笑出來。

柳山乃是宗聖的執道者,而宗聖是慶國人。

景國破滅,宗家與慶國只接受兩種可能,要么景國國土全被蠻族占領,要么景國投靠慶國,若是景國投靠武國,那宗家與慶國的所有謀劃付之東流。

慶國寧可讓景國維持現狀從長計議,也不願意竹籃打水一場空。

古銘舟甚至懷疑,現在柳山已經起了殺自己的心。

方運道:「古尚書,看來你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景國現在並不適合加入任何一國。所以,我們並無後退這種選擇,只有堅守直到,我們流干最後的血。」

柳山突然抬頭,原本蒼老的面容仿佛恢復青春,雙目炯炯有神,眼含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