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5章 《方氏字典》(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68 字 2020-08-02

</br>方運思索良久,發現現在時機成熟,可以著手自己之前一直要寫的。

方運緩緩在一張空白紙上寫下四個字。

方氏字典。

聖元大陸早就有多部字典,但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難以形成統一的規范,而字典的統一與規范化使用,對人族有著極大的意義。

不得不說,眾聖對教化的觀念還停留在孔子的時代,還是信奉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適合高等教育,適合精英教育,所需的教育資源異常龐大,因材施教也罷,素質教育也好,都是空中樓閣,都是在阻礙人族大眾的進步。

相似的教育不是不好,而是在人族實力達到一定程度前,難以實施。

若人族的文曲星和天地元氣再濃烈幾十倍,孩子都能過目不忘,隨便找個人就能解決學習中的障礙,隨隨便便就能考中進士,老師只要點播幾句便能起到極大的效果,才能夠實行那種教育。

有優秀的字典作為輔助,學子只要肯學習,即便家境一般或智力平平,也可以在課外時間獲得額外的知識,避免落後那些擁有更多教育資源的同齡人。

圖書館,簡化字,白話文,字典,標點符號,注音符號,等等一系列的改變,只有一個目的。

減少人族在受教育之路的障礙。

在聖元大陸,字典的注音方式很多,有直音,有讀若,也有反切,雖然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但卻並不方便。

比如「儒」字,直音注音直接寫成「音同如」,讀若則是「讀若如」,反切則為「人朱切」,取「人」的聲母與「朱」的韻母而成,都有極大局限性,非常不方便。

聖元大陸歷史上也有一些讀書人發明的新注音符號,但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未能普及。

在聖元大陸,顯然不能使用漢語拼音,於是,方運決定用後世北洋政府制定的注音符號來為方氏字典中的字注音,要打造成人族歷史上第一本最先進的注音字典。

這項工程並不難,但卻極為耗費時間,方運耐著性子慢慢編撰。

隨著方氏字典的編撰進度不斷增加,方運對文字和字義的理解也在提高,而文字是一切的基礎,這就讓他對包括眾聖經典在內所有書籍的理解都有巨大的提高。

在進入神賜山海前,方運還擔心自己若強行晉升四境會根基不穩,但在方氏字典僅僅編撰到百分之一後,方運就知道,自己的根基已經穩固。

任何一個能編寫出這本字典的大儒,都可擁有文宗根基,稍加時間打磨,便可青雲直上。

方氏字典最大的難點便是普及,但方運已經決定,一旦回到聖元大陸,便強制全景國學習,並去游說聖院,然後派人游說各國,盡量讓所有人族都學會使用這本字典。

有了新的目標,方運勁頭十足,累並快樂著。

經歷了黑色寶山,一路上又不斷獵殺妖蠻,吞噬其他小寶山,方運的山島不斷增大,現如今水面之上的高度已經達到三百丈。

在晉升三境後,枯朽之力源源不斷,能輕松支持一場大戰,而用以催動山島的枯朽之力很少,所以方運一直使用枯朽之力加速,使得山島的時速接近五百里,風馳電掣一般。

山島的可視距離也增加到六百余里,完全超過方運所見過的任何人,無論是凶物異族還是那些強大的皇者。

在路上,方運遇到幾個氣息極為恐怖的皇者,絲毫不遜於衣知世或最強的那些龍皇,都遠遠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