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2章 子貢聖言(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73 字 2020-08-02

</br>紀安昌的這詩,和之前慶國文相的一樣,有褒有貶,但更側重於貶。

這詩是說,方運的有些詩詞非常奇特,堪稱人間最奇,讓許多人紛紛效仿。但是,後人很難過卻偏偏模仿,就導致這種求奇的不正之風蔓延,如同海水淹沒土地一樣,泛濫成災,造成這種壞影響的又是誰呢?

慶國人立刻拿出方運之前的一些奇詩作為例子,比如十字回文詩、四季回文詩等等。

紀安昌才思如此敏捷,景國讀書人有了危機意識,許多人都在暗中作詩,想要回擊紀安昌,但現以一己之力無法對抗紀安昌。

許多景國人輕聲嘆氣,若是早有准備,以眾人之力,不會輸於紀安昌,但現在突然文比,卻力有不逮。

這一刻,景國讀書人無比思念方運。

就在景國人一籌莫展之時,須皆白的姜河川起身,微笑道:「老夫本欲旁觀,但卻見不得有人混淆視聽,顛倒黑白。故賦詩一,正本清源。」

說完,姜河川稍稍沉吟,朗誦道:「未及方運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誦詩完畢,姜河川微笑道:「本詩主旨,並非替方運辯解,只是實話實說,還請諸位莫要為了意氣之爭,陷入不義之境。」

景國人面露得意之色,但沒有大聲稱贊,表現出謙虛的態度,慶國人也沒有人反駁,一些人甚至有些羞愧。

這詩已經把姜河川想說的道理說透,那些胡亂攻擊方運的人不如方運是毫無疑問的,相互學習、繼承先賢這些事是不分誰先誰後的。甄別去掉那些形式和內容不好的詩詞,親近《詩經》風格的詩詞,盡可能向更多的人學習,這才是真正的學習之道。

姜河川沒把話說透,但所有人都清楚,姜河川實際在說,那些攻擊方運的人,已經偏離聖道,違背了作詩的本意。

許多慶國人暗暗松了一口氣,幸好姜河川是出了名的正人君子,若是像張破岳或李文鷹那般直接,這詩恐怕會讓部分讀書人文膽蒙塵。

文會出現短暫的沉默,但隨後,一些不服氣的人又開始鼓噪,那些稱贊方運和貶低方運的詩詞交替出現,尤其是論榜之上,簡直成了慘烈的戰場。

文院上空,烈日般的才氣在不斷擴大,因為無論是稱贊方運還是貶低方運的詩詞,只要形成才氣,都會飛到里面,讓其不斷增大。

少數慶國人意識到繼續下去或許會幫到方運,但無論是文會現場還是論榜都已經失控,無論是慶國國君還是大儒,都已經無法阻止事態的展。

在聖杏文會空前熱烈的時候,葬聖谷中,古神塔內,神秘的葯園里,方運與貝翼皇的戰斗似乎進入尾聲。

貝翼皇的八把貝翼刀無比強大,每一把貝翼刀都接近一位文豪的唇槍舌劍,別說方運無法動用才氣,就算能動用,也未必能全部接下。

方運暗中試了試自己的寶物,現凡是能用的,幾乎都因為缺少天地元氣而威力不足,若真要使用,幾乎等於浪費力量,因為催動那些寶物需要消耗巨量的聖氣與枯朽之力。

方運深吸一口氣,決定使用聖言大術。

就見方運神色庄嚴肅穆,雙手捧著自己的《論語新注》,輕輕翻頁,不過剎那,書頁翻到《論語》第十九篇子張篇。

貝翼皇現方運神色有異,心生警惕,同時看向方運手中的書,現那書並沒有散任何威能,並非聖書,便微微一笑,只要不是聖書,就算是那些著名的大儒真文,也威脅不到自己,畢竟大儒真文需要吸收天地元氣才能激。

就在貝翼皇飽含笑意的注視中,方運緩緩道:「眾聖在列,末學承恩,以言請聖,鏗鏘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