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8章 一劍霜寒十四州!(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268 字 2020-08-02

</br>各國讀書人心中暗贊。

一個「盡數接下」,一個「爾等接好」,李文鷹毫不掩飾對慶國的藐視,也毫不掩飾內心強大的自信與戰意。

勝敗不論,先言戰者真豪傑。

李文鷹提起毛筆,飽蘸濃墨,在紙頁之上書寫三個大字。

詠方運。

隨後,他提筆沉吟,遙望遠方。

一些人順著李文鷹的目光望去,那里似乎便是寧安城的方向,也是方運所經歷的城市中,最重要的地方。

李文鷹遲遲不下筆,全場鴉雀無聲,無論之前的慶國讀書人怎么起哄,但現在都一言不,甚至還有人緊張地抿著嘴。

李文鷹站持筆而立,如同一把與山同高的刺天之劍,無人能擋。

那紀安昌之前一直微笑,但是現在卻凝神看著李文鷹,面色嚴肅,目光明亮,臉上浮現一絲微紅,體內血氣涌動,才氣鼓盪。

將軍閉目聽箜篌,只因眼前無敵手。

又過了數十息,李文鷹一邊吟誦,一邊書寫。

筆落才氣沖星斗,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寧安永作金天柱,誰羨當年萬戶侯。

這詩是說,方運落筆,詩文才氣沖天而起,像巨龍升騰,像鳳凰翻飛,氣勢無人能擋,讓星辰為之搖晃。

方運文武雙全,能在文會之上與眾人觥籌交錯,以詩詞讓所有賓客迷醉,一旦戰斗,他的唇槍舌劍閃爍著寒光,能斬滅十四州那么龐大的地方,劍出無敵。

當年,方運與蠻族大戰,鼓聲轟鳴,號角震天,殺意冰涼,甚至能讓原本溫暖的天氣急劇降溫,大軍的氣勢如狂風一般席卷天下,吹動山川海洋,仿佛讓整座聖元大6都進入秋天。

方運成功戰勝蠻族,讓寧安屹立不倒,好像變成支撐天地的天柱,固若金湯,保護人族不被外敵侵略。

人族有這種人作為榜樣,誰還羨慕那些封疆大吏、王侯將相?

在李文鷹寫到「筆落才氣沖星斗,龍驤鳳翥勢難收」的時候,許多讀書人輕輕點頭,無論這詩之後如何,單憑前兩句的氣勢,便已經配得上李文鷹,也配得上方運。

在寫到「滿堂花醉三千客」的時候,許多讀書人眼前一亮,這句文字精妙,如一幅圖畫躍然眼前,極為形象。

當寫完「一劍霜寒十四州」之後,文會現場竟然傳來陣陣驚呼,幾乎所有人都被這文字中透露的澎湃殺氣所影響。

「成了!」許多景國人在聽到這一句後,心中便下了定論。

單憑這氣吞山河的氣概,即便與方運的詩詞相比也不遑多讓。

接著,就是眾多桌椅響動,重物落地的聲音。

許多人即便聽到,正眼也不去看,依舊死死盯著李文鷹,只是用余光打量。

慶國席位所在,大量的年輕讀書人摔在地上,全身顫抖如篩,被莫名的寒氣凍得瑟瑟抖。

正在喝茶的紀安昌在聽到「一劍霜寒十四州」後,握緊杯子,屏住呼吸,靜靜地看著李文鷹,看著李文鷹筆下的紙頁。

當全詩完成後,傳世寶光先亮起。

這是一戰詩。

紀安昌的面色突然變得煞白。

戰詩不分層次,但是,傳世戰詩的價值往往等於傳天下的詩詞,而且這是大儒傳世戰詩,其價值高於普通傳天下詩詞。

更何況,在傳世寶光出現後,出現一層人族從未出現過的寶光。

天空上的那顆才氣烈陽,輕輕一顫,隨後出無比燦爛的光輝。

一照天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