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7章 提羊左相,白鵝大儒(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66 字 2020-08-02

</br>方運的做法,遭到文院系官員的反對,眾多文院官員認為方運無權決定在書院推行一部書籍,這要由文相或掌院大學士決定。

因為,書院教什么書,除了眾聖經典是必修,其他書籍由各地文院決定是必修還是選修。

《二十四孝》在各國的版本不同,因為都要宣傳自己國家的名士,不可能宣揚他國之人。

像景國各地的《二十四孝》中,就沒有埋兒奉母,因為郭巨後來的為官之地在現如今的慶國范圍。而慶國的《二十四孝》中,也有不同的版本,曾經的象州版本就有這個故事。

當年擔任兩州總督的時候,方運把象州版本的《二十四孝》中的埋兒奉母的故事剔除,但這一次將《二十四孝》改編成《二十四孝圖說》的時候,卻添加上這個故事。

當年連慶國文宮都怕引爭議,允許各州自行決定是否收錄埋兒奉母,方運此次卻一意孤行,將其改編,甚至還想在全國推行,這才導致爭論加劇。

很快,一些官員記起方運當年剔除象州版《二十四孝》中埋兒奉母的事,越覺得方運的做法怪異,似乎另有意圖,於是這些官員在這件事上保持沉默。

因為這件事的影響太大,以致於輔相要求明日再開朝會商議。

方運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引了多大的事端,在第二天,正常上朝,不過從他出現在皇宮外開始,就成為全場的焦點。

連那些平日里紋絲不動的侍衛都轉動眼珠去看方運。

其余官員看著方運,也不敢問,有官員問,方運也不作答。

因為,武侯車上,方運左側是狐璃,而右側則有一只潔白的小羊羔。

大朝會有鼓樂齊鳴,有舞蹈等繁瑣的禮儀,但普通的朝會則沒有那么多瑣事,百官和國君各歸其位後,朝會便開始。

這一次,景君沒有先說正事,而是問:「方愛卿,您為何帶羔羊上殿?」

方運微笑道:「《禮記》記載,不同層次的人物所攜帶的見面禮也不同,比如天子送人的見面禮,應該是用於祭祀的美酒,諸侯的見面禮,是玉圭,高官用羔羊,普通大夫用大雁,士人用野雞,普通人用鴨子。臣非天子,亦不算諸侯,所以以卿相之身送君上禮物,自當用羔羊。狐璃,獻上羔羊。」

方運坐在武侯車上不動,狐璃則捧著瑟瑟抖的小羊羔送上前,遞給太監。太監收起,送到偏殿。

那輔相楊旭文道:「今日本是討論《二十四孝圖說》之事,但方相送君以羔羊,似乎另有他意?」

方運點點頭,道:「本相宣布,這第十三禮,便是限制禮品。景國官場送禮之風甚重,為了減少浪費,依照《禮記》,一品與二品官員,送禮只能送羔羊。三品到七品,只能送大雁,不過,現如今大雁難尋,便以白鵝取代。七品之下的官員,送禮當送野雞。」

楊旭文愣了好一會兒,竟然不知道該怎么接話。

大量的官員也呆呆地看著方運,無法理解方運的第十三禮。

這種古禮只在史書是記載,連春秋時期遵守的人都不多,卻讓現代人強行遵守,遠比之前的百里背米還荒唐。

百里背米起碼打著孝道的旗號,如果真要限制禮品的價值,給出價格即可,官員只能送羊送白鵝送野雞這算怎么回事?

「荒唐!」禮部尚書盛博源當眾指責方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