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9章 再現彩虹接引(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63 字 2020-08-02

</br>讓所有人奇怪的是,和之前的書不同,這部《政史》,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正常的文言,而第二個版本是用白話文書寫。

這兩部書,都被方運以傳書送入聖院之中,並且允許讀書人利用官印開放閱讀。

這部書完成後,並沒有引任何異象,只是有大儒或之上的讀書人感應到,儒家聖道與史家聖道,受到輕微的影響,似乎有擴大的趨勢,但並不明顯,只是比普通大儒的著作好一些,遠比不上方運之前的作品。

眾人十分好奇,翻閱這部《政史》。

這部書的第一卷是人族的政治歷史,沒有什么新意。

無非是老調重彈,整理了從人族原始社會時期到現如今的國家、政體和官署的基本運行方式,如果一定說與其他類似書籍有區別的話,那就是這第一卷對各家的思想只字不提,包括儒家思想在內,只是以極為客觀的筆法記錄與政治有關的事項。

但是,到了第二卷,卻獨樹一幟,因為這第二卷記錄的是各族的政治歷史。

這第二卷,牢牢吸引了眾多讀書人的目光。

因為,在這第二卷里,讀書人們好像現了新的一界。

在閱讀《政史》第二卷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萬界有那么多不同的政治體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政體和官僚機構完全相同。

萬界政體和政治制度的分類非常之多。

比如,一個名為雅迪的異族國度中,就有賢者柏拉圖考察各界,把各界看到的政體分為貴族政體、勛閥政體、寡頭政體、民本政體和僭主政體。

而後來,這位賢者重新定義,將政體重新分為三大類,分別為一人政體、少數人政體與多數人政體。

其中,一人政體包括君主政體與僭主政體。

少數人的政體包括貴族政體與寡頭政體。

多數人的政體包括民本政體與暴民政體。

這位柏拉圖和他的弟子亞里士多德一樣,都視多數人的政體為落後政體,他們都有和儒家中庸思想中極為相似的「中道」思想,認為無論是一人政體還是多數人的政體,都會給族群帶來災難,貴族與寡頭等少數人的政體才能長治久安。

除此之外,《政史》中還有許多新穎的分類。

若是按照國家粗分,可分為共和國、君主國、聯盟國、合眾國、群眾國、酋長國等等。

除了政體和國家類型,《政史》一書中,還舉出一些政府的運作模式或國家領的擔任方式,除了禪讓和世襲,還有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等方式。

眾人這才知道,聖元大6現在屬於君主專制。而且書中指出,由於有內閣的存在,所以聖元大6有明顯向內閣制過渡的趨勢。

這一段內容在全書中所占的比例極小,卻被無數讀書人反復閱讀,更是驚動各國皇室。

看完全書,所有人都意猶未盡。

因為,這本書不存在任何深刻的東西,只是把方運所知道的政體國家模式一一列舉出來,只不過相當於一本說明介紹性的讀物,怪不得沒有引多大的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