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5章 削爵(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65 字 2020-08-02

</br>那些曾經反對方運的官員,望著方運,啞口無言。

前些天反對尊禮復古是他們,現在若是反對方運,那就成了說是的是他們,說不是的還是他們,等於授人以柄,方運不介意利用左相之權拿下他們。

那些一直保持中立的官員,徹底松了口氣,其實他們算是身在局外,比支持和反對方運的人都看得更清楚。

部分人其實一開始就懷疑方運的真正意圖,畢竟以方運的才能和智慧,不可能做出那么荒唐的事。那些反對方運的人其實也想過這個可能,只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當時他們若反對,會是現在的結果,他們若是不反對,方運便能獨攬大權,最後還會劍指他們。

從方運做到左相之位開始,這就是一個注定的結局。

最重要的是,方運最後的那些話充滿了蠱惑和說服力。

因為這些人都非常了解孔子的生平和言行,很清楚一點,孔子即便在封聖前,也不是無欲無求之人,他是一個有抱負而且有才能的政治家。

出身低微,沒有任何貴人相助,憑借不斷學習,從管理倉庫、畜牧的小官吏坐起,最後做到魯國最高官員之一,這樣的人,怎么可能不想自定新禮

孔子若是真的像別人理解的那樣,完全遵從周禮,封聖之後,為何沒有罷黜百家為何沒有嚴格要求各國各地遵循周禮

實際上,人族一直在不斷革新,包括禮也一樣。

甚至於,孔聖很可能一直在暗中掌控人族的走向,禮道,在孔聖眼里,僅僅是人族聖道之一而已。

若是跳不出禮之一道,孔聖也不可能獲封聖人,立於萬界諸天之巔。

在場所有的官員,都被方運說服了,但心服口不能服。

盛博源朗聲道:「方虛聖立下社稷之聲,引發大道之音,下官祝賀。但祝賀之余,想知道方相如何自罰」

方運道:「本相雖亂復古禮,但好在及時收手,未釀成禍端,並知錯能改,又是主動請罪,自然要酌情量刑。最終,本相請永奪濟王封號,削為鎮國公,永世不得封王,同時,罰俸三年。待景國大定,人族成萬界之主後,當流放十年,不得再入景國為官。」

方運的聲音震耳欲聾,許多官員為之色變。

方運給自己的懲罰太重了

眾人都清楚,讓方運辭官是不可能的,那就要在其他方面懲罰。

削去王爵,已經是目前皇室能對方運做出最重的懲罰,連盛博源等人都不太敢這么要求,更何況,還加了一條永世不得封王。

至於最後,雖然有個限制期限,但流放十年和不得為官,遠遠比削爵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