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7章 廢除蓄奴(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095 字 2020-08-02

</br>左相閣內,方運看著面前的草案,眉頭緊鎖。

就如同半聖也無法解決王朝興衰和經濟危機一樣,景國一旦推行與各界各族交流,必然會產生形形色色的問題。

這種交流,如果僅僅讓官府負責,必然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亂,因為保守、被動和反應緩慢是官僚的天性,哪怕方運親自催促,結果也必然出現兩個對立的結果之一。

要么各族交流成了口號,景國再度變得封閉。

要么景國官員為了政績,為了避免犯錯,為了避免上官責難導致丟官,無限度迎合異族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最後導致異族人都能騎在景國人頭上。

但若是完全讓世家商人推動,結果也早已注定,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他們甚至可以出賣整個國家。

方運前些天在打擊土豪劣紳的時候,曾經嘲諷那些家族說:「如果商人和各大家族真的在努力幫助景國變強,那也是為了賣個好價錢。」

一旦利潤足夠高,天性逐利的商人會讓景國陷入災難。

所以,方運最終只能選擇由政府主導,由民間力。

歷史的進程中,看似處處是巧合,但處處有其必然性。

華夏文明無論是在萬界哪一處,其文化、禮法、政體、官僚等等各方面,都有難以磨滅的共同點。

所以,方運沒有愚蠢地按照外邦體制進行顛覆式的全盤革新,而是選擇了一條契合度最高的道路。

有些東西很好,但絕不可能適用於任何族群。

方運看著草案,很清楚自己的阻力來自何方。

不是禮殿,不是雜家,甚至也不是聖院,方運從來沒有把這些勢力當成對手,因為自己有太多的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勢力。

積弊已久的官僚系統、千姿萬相的芸芸眾生以及族群強大的慣性,才是革新最大的阻力。

理清思緒,方運目光中浮現強大的自信。

只有自己能夠決定景國的方向,景國的官僚就不會偏離正確道路;只要自己真正在乎百姓,異族人就不可能在景國人頭上作威作福;只要自己不想要四夷來朝的虛榮,便能避免上梁不正下梁歪;只要自己沒有自大到以為可以解決一切,就能防微杜漸避免異族亂景。

方運低頭翻閱了一遍草案,突然露出淡淡的笑容,因為明白了一個道理。

身為一朝左相,只要自己真想去做,就算做不好,也絕對不至於讓事情變壞,只有在自己不想做或不懂做的時候,國家才會出現問題。

方運又拿出新的紙張,想了許久,低頭書寫。

關於廢除任何形式的人口買賣、蓄奴以及不平等雇佣關系。

在方運和左相閣的帶動下,全景國的公文形式已經悄然改變,簡化字與白話文大行其道,除了正式律法等部分公文擁有文言與白話兩套,絕大多數公文直接使用白話文。

這讓景國官僚傳遞信息更加快捷,也更加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