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1章 新的血液(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49 字 2020-08-02

</br>在和談與雜家的打壓期間,內閣官員頂著壓力,一直在革新。

在景國最困難的時期,財部與景國錢行籌備完畢,大量戶部官員和相關的官員分流到這兩個部門,而占據這兩部要職的,近半是方黨成員,還有少數生面孔。

甚至有幾個年輕且文位不高之人。

為了應對雜家讀書人的離開,景國冊封了許多官秀才、官舉人、官進士和官翰林。

這些讀書人實際文位從童生到進士不等,在景國名氣不大,但家世清白,在吏員考試中獲得極高的分數,因此被賜予官文位,可以直接獲得較高的官員品級。

有一些特別優秀的讀書人,因為在一些領域有著極強的能力,都被方運親自籠絡到自己麾下,以代替雜家讀書人為名,將他們安置在景國各官署。

若是在平時方運這么做,必然會引發各派系的強烈反彈,但現在,各派系都有大量雜家讀書人離開,自身都填不滿這個窟窿,沒精力也沒借口去反對方運。

方運在安排人手的時候都會適度,在相似的職位永遠不會讓自己人超過半數,而且會平衡各派系的人員,避免任何一家獨大。

這些派系之所以沒有反對,最重要的一條原因是,他們認為方運極可能會因為雜家的打壓而離開景國,與其現在跟方運相爭,不如等以後塵埃落定再行事。

在接下來的幾天,各種小道消息在人族不斷流傳。

工殿、農殿、醫殿和刑殿不斷派出閣老,與雜家交涉,戰殿也表示不希望雜家進行聖道鎮封。

各殿閣之間基本是平等關系,只有東聖閣的話語權最大,可以真正阻止雜家。

東聖閣卻早就被雜家讀書人占據。

於是,部分閣老准備發起聖院眾議,結果卻被東聖閣強行否決,認為那是雜家內務,各家無權干涉,而且在這種時候不能將聖道紛爭擴大化。

全國各地的雜家大儒和大學士齊聚孔城。

這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信號,因為東聖不動手,必須依靠大量的大學士與大儒才能發起聖道鎮封,這意味著,雜家已經下了決心重懲景國。

人族的有志之士不斷前往孔城,開始游說雜家,但雜家高度統一,參與聖道鎮封的大儒與大學士都已經與外界隔離,養精蓄銳,等待最後的時機。

景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幕。

原來好幾個月甚至一年都不會召開一次的大朝會,在每一天的早晨七點,准時在奉天殿中召開。

朝中的官員兩分。

一方堅決要求強制方運去議和,若不去則進行彈劾,奪方運左相之職。

一方則認為不應該逼走方運,一旦方運離開景國,對景國造成的損失不下於聖道鎮封。

不想逼走方運的官員占據多數,這些人雖然也對方運有怨言,但很清楚逼走方運的後果,他們自身都從方運的戰詩詞以及革新中獲得巨大的利益,而且他們又不是雜家人,就算聖道鎮封,自己的聖道也不會受到影響。

這些人內心都有一些不算光明的想法,那便是,現在趕走方運,那他們以後將很難再從方運身上獲得更多的好處,宗家人雷家人無法使用方運的戰詩詞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且,就算景國因為雜家懲罰而國滅,給雜家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動方運半根毫毛,別說流放驅逐,連圈禁都做不到,不會讓方運有任何實質性的損失。

既然方運還在,那這些沒有反對方運有的人,就能繼續與方運交好,獲得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