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0章 良法與惡法(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52 字 2020-08-02

</br>「其實,其余各家在羨慕法家。」顏域空說。

眾人紛紛點頭。

待眾人議論了一陣,方運繼續道:「我想說,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都想等別人說出來,以致於一等再等,無休無止。今天,我就把這個道理說出來。從此以後,你們再說這個道理,便不用擔心遭到群起而攻之,讓他們朝我方運來。」

許多人露出善意的笑容。

方運道:「我們可以簡單想一想,我們都是人,人必然有私心,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人生觀念,不同的人看待這個世界的觀念也不同,不同的人判斷一切的觀念同樣不同,即便是眾聖,也有其心之所向。所以,這個世界,其實並不存在絕對公正公平的法律,這一點,哪怕法家人也不會反對吧?」

數百萬人齊齊點頭,這是常識。

方運道:「所以,在制定法律這件事上,或者說在任何政務上,都存在至公和至私兩個極端的點,但是,至公聽著好,卻未必完美。因為很多大公無私的情況,會損害個人,比如之前說的,原始社會的食物分配,為了族群展,應該給青壯年更多的糧食,給老幼較少的糧食。對於整個族群來說,這是好的,但是,對於那些弱勢的老幼之人,卻不能說是好。我們不能說這種食物的分配是錯的,只能說,這種方法不夠完美。」

「有沒有完美的法律?可能存在,但我們不去討論,因為既然完美了,也就沒有討論的價值。有沒有完美的法家人?可能存在,但絕大多數都不是。所以,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挑出不完美的法律,將其分為兩類,一種是比較正義的法律,一種是比較不正義的法律。」

「有人會覺得詫異,法律為什么會有不正義的?我們是人,不是完美的聖人,所以終究會做出一些可能不正確的決定,或者說,因為不正義的原因,制定了不正義的法律。」

「正義和不正義,叫法有些特別。之前我說過,法律深受道德影響,那么,我們個人甚至大多數人,判斷法律是否正義,往往要通過道德標准判斷。如果一條法律比較接近大眾的道德標准,那么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條法律是比較正義的。所以,我們覺得這是好的,可以稱之為良法。」

「那什么是不正義的法律?那對應之前的話可以得出,那便是遠離大眾道德標准的法律。」

「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在古代的一些法律中,仆從的一切屬於家主,家主可以不管不顧將其打殺,在我們現如今看來,這種法律違背道德,是不好的,是壞的,是不正義的,我們可以稱其為惡法。」

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都感到有興趣。

反倒是一切法家人流露出厭惡之色,在他們心里,法家半聖制定的標准才是正確,任何不是法家大儒和半聖的說法,都是歪理邪說,都是落後愚昧。

他們最痛恨雜家禮殿官員用這種態度對待法家人,但他們卻用相同的態度對待方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