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2章 孔聖不怒,孔門不開(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72 字 2020-08-02

</br>孔斯源道:「方運在兩界鏖戰時,為景國一己之私,禍亂聖道,獨壓諸家,豈是毫無罪過?」

「那我倒想問問,是雜家聖道鎮封在先,還是方運反擊在後?按照諸位的道理,只有雜家可以懲罰方運,不准方運反擊?我看啊,儒家之禍,根在雜家!若不是雜家酣然出手,方運便不會書寫那什么《政治學》,儒家也不會遭這無妄之災!所以,儒家應該向雜家宣戰!」

「英年你這話好沒道理!雜家與方運相爭,並未禍及孔家,是方運開立聖道後,我孔家才會受到波及。」

雲駱借口道:「對。以老夫之見,孔家應該向方運施壓,要求方運將政道並入儒家,將《政治學》歸入儒家經典之中,以全儒家聖道!」

孔家眾人眼前一亮,這是個極好的主意。

雲駱見眾人心動,趁熱打鐵道:「我與諸位一樣,都已經能背誦有關孔聖的經典,無論是《春秋》《論語》還是《孔子家語》等作品,都有大量孔聖論政的內容。所以,政事,永遠是儒家的一部分。任何將政道剝離儒家聖道的行為,都是向全天下儒家弟子宣戰!試問一句,若儒家無聖道,那儒家以何治天下?」

大量的孔家人為之色變。

雲駱戳中了儒家讀書人的要害。

在人族根深蒂固的觀念中,各國就是要靠儒家的種種思想治理天下,如果這一點被廢除,那儒家將再也無法插手各國政事,各國也不用再用儒家的手段。

那也就意味著,各國極可能會拋棄儒家聖道!

「當年慶國開國,那位從龍名相曾言,半部《論語》治天下,引得各方效仿。那么,政道自立,儒家何去何從?我儒家聖道,會不會成為無水之源?」

眾多孔家人面露駭然之色,雲駱的話雖然聳人聽聞,十分極端,但卻有一定的道理。

哪知孔英年卻突然道:「這個問題,在下正好剛問過方虛聖。」

「哦?」

眾多人扭頭看向孔英年,沒想到孔英年竟然早就跟方運為此事聯絡。

孔英年笑道:「一開始,方運只回了一句話。」

「他說了什么?」雲駱沉著臉問。

「為何孔聖聖威浩盪,獨鎮十方,卻不自立為君?」孔英年復述方運的話。

眾人先是一愣,略一思考,便明白個七七八八。

孔聖封聖前,的確執著於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如果給孔聖機會,那么孔聖的確有可能自立一國,用自己的理念來治理國家。

但是,孔子封聖後,則情況大為不同,在眾聖眼里,一國一地,不過爾爾。

孔英年道:「按照我的理解,方運在說,孔聖眼里,本就沒有政道,他追求的是政道之上的至高之道,區區政道,還不能成為儒家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