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7章 《始皇頌》(1 / 2)

儒道至聖 永恆之火 1159 字 2020-08-02

</br>那些對詩詞研究不深的半聖化身,只是覺得這四句氣象宏大。

少數幾個半聖化身,竟然沉浸在詩詞的意境之中,細細品位,全然忘了現在雙方在戰斗。

隨著方運書寫,每一個字都仿佛在有人念誦,古風昂然,聲傳千里。

憑借沙之舟的強大防護能力,方運無視外界攻擊,繼續安心書寫。

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

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銘功會稽嶺,騁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這是在繼續稱贊秦始皇乃天命之子,天生英明決斷,雄才大略,駕馭當世所有英才為己用。收納天下的兵器,鑄造了鼎鼎大名的十二金人,而函谷關大開,聖元大6的東西貫通。

南到會稽山,北方到琅琊台,都銘刻著秦始皇的豐功偉績,遙遙展望,南北皆在秦國統治之下,至此,四方歸一,六合澄清。

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召集七十萬民夫,修建萬里長征,又在驪山之中建造秦始皇陵,讓兵馬俑保護他的陵墓。

最後,方運一口氣寫完全詩。

尚采不死葯,茫然心不哀。

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

額鼻象五岳,揚波噴雲雷,

鬐鬣蔽青天,只為睹蓬萊!

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

但見三泉下,無懼化寒灰!

全詩可以分為三部分。開始是秦始皇征戰天下。

第二部分,是秦始皇稱帝之後,建造長城與秦始皇陵,甚至還派遣徐福率軍出海去采不死神葯,雖然沒有方向,前路迷茫,卻始終沒有絕望。

出海的大軍不畏艱險,不斷獵殺海妖,甚至還遇到無比龐大的鯨妖,那鯨妖之大,僅僅頭部就如同山峰,而魚鰭張開,遮住青天,掀起的海浪如天雲連綿,呼吸的聲音似雷霆滾滾。

哪怕如此危險,出海秦軍也沒有退縮,只為一見傳說中的海外聖山。

結果,徐福率軍出海後,一去不歸,杳無音訊。

全詩的結局,秦始皇等不來不死神葯,葬於葬於驪山下,但他終究是人族第一的始皇帝,絲毫不懼死亡,因為這天地中,他的英名永存!(注1)

整詩方運寫得太快,等眾聖化身意識到這詩恐怕威力遠想象,已經晚了。

最後,方運在全詩之上書寫三個字。

始皇頌。

詩成,萬里海疆震盪。

因為是曠古絕今的五連詩,所以形成五層連詩寶光。

第一詩在詠誦秦民。

第二詩在堅守玉門關。

第三詩是開疆擴土出塞征伐。

第四詩則是以李廣為主,展現歷代名將的英姿。

第五的《始皇頌》,則與第一《詠秦民》遙相呼應,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

正是普通百姓的努力、守城將士的努力、出征大軍的努力、名將們的努力,才讓秦始皇能夠虎視何雄哉,能夠揮劍決浮雲,能夠大略駕群才,最後甚至敢與天斗,去獲取傳說中的不死神葯。

這五詩,以長城為紐帶,跨越萬古,幾乎詠遍影響人族戰爭最重要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