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崢嶸 (一 下)(2 / 2)

開國功賊 酒徒 1620 字 2020-06-08

這些年來他日日練武不綴,身子骨出落得極為健壯。李世民看到他第一眼,心里立刻起了招攬之意,笑了笑,低聲道:「這位莫非就是曾經領五百壯士血戰衛文升五千鐵騎的王薔將軍?果然生得威武。決戰也就在這一兩日內了,寫奏折向朝廷請示,肯定來不及。不如二位將軍先把糧草給太子兄送過去,如果他的營壘中沒有地方可以安排弟兄們,二位將軍再轉回我這里來!如何?」

這個提議,倒很替人著想。程名振沒有理由拒絕,笑了笑,拱手致謝。兄弟二人轉身出營,走得老遠了,還看見秦**馬站在營門口,沖著大伙頻頻揮手。

「回去吧!」一直跟在秦王身邊的長孫無忌見洺州營將士已經消失於天地之間,低下頭,以很小的聲音建議,「此二人未必能為殿下所用。無需多費心思!」

「嗯!」秦王李世民笑著回應,「據說當年太子兄也曾經試圖將二人招攬於麾下,結果卻未能如願!不過,伍天錫、雄闊海等人,也堪稱當世豪傑!」

「據羅士信所言,伍天錫喝醉後曾經跟他說過,程名振的武藝,其實不在伍天錫之下!」一直護衛在李世民身邊的是他的心腹愛將秦瓊,聽秦王跟長孫無忌點評軍中豪傑,忍不住低聲插了一句。

「那可是著實難得!」長孫無忌笑著感慨,「有勇有謀,文武雙全。若是在兩軍陣前與叔寶兄相遇,不知他能走上幾招?」

「倒退十年,他不如我。再過二十年,我肯定不如他!」秦瓊笑了笑,搖頭做答。他今年已經快五十歲了,早就過了爭強好勝的年齡。因此長孫無忌的話里邊雖然帶著濃濃的挑撥之意,聽起來也如微風過耳。

自從將秦瓊收歸帳下,李世民就出入將其帶在身側。他之所以敢於兩軍陣前身先士卒、斬將奪旗,有一大半原因是由於相信秦瓊的身手絕對能保護好自己。此刻見秦瓊對程名振的身手很是推崇,心里的愛才之心愈熱,想了想,笑著說道,「論及在武學上的造詣,普天之下,恐怕也沒幾人出於叔寶兄之右。程名振能得叔寶兄開口一贊,也算奇才了。他身邊的王將軍如何?當年在瓦崗寨,叔寶兄可曾點撥過他?」

「當時他閱歷尚淺,武藝還沒定型。依末將觀察,他的武藝應該是戰場上自己悟出來的,沒經過名師指點。所長之處,唯在一個勇字!」秦瓊想了想,斟酌著說道。

「一將拼命,千軍避易!」李世民笑著感慨,「以李密的眼光,當年居然不想方設法將其留下,也真奇怪!」

「李密曾經以金銀、美女、珠寶試探過王將軍的態度。」提起往事,秦叔寶也很是感慨,「但王將軍卻說,他出身貧賤,所求不過是活得像個人樣而已。李密聞聽此言,只好悻悻作罷!」

「活得像個人樣?」李世民放聲大笑,「世間還以此為志者!有意思,孤越來越覺得這對兄弟有意思了。天下英才何其多也。縱然不能招之為腹心,亦可邀以為友!把酒談兵,不亦快哉!」

「殿下有如此心胸,乃我等武將之福!」秦瓊躬了下身,非常誠懇地說道。

「記得有人跟我說過,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大,外邊的天地就有多大!」李世民站直身軀,受了秦瓊此拜。「孤當年不是很懂,如今,卻越琢磨越有滋味。走,回營。咱們商量商量,在戰場上給他們騰出個施展身手的去處來!」

長孫無忌輕輕點頭,跟在李世民身後返回中軍。一顆心卻在不停地算計著,如何才能如願將程、王兩人收歸自家主公麾下。還沒等他謀劃周全,派出去暗中盯梢的士卒回來匯報道,洺州營從太子處送糧歸來了,沒接受秦王殿下的美意,卻單獨立了一個營盤,去了汾陽城東北的牛頭山。

「東北,那不是一片丘陵地么?莫非太子給他面授了機宜」長孫無忌楞了一下,皺著眉頭猜想。「可駐兵在牛頭山能起到什么效果。距離主戰場那么遠,兩軍交戰時插不上手。而劉武周即便向北潰敗,也不一定非走那條路不可…….」

朝廷的命令里,並沒有明確指出程名振歸誰調遣。因此其單獨立一個營寨,也不算犯錯。對著輿圖籌劃了好一陣兒,這位秦王府第一謀士才嘆了口氣,低聲說道:「好老辣的眼光,若是他的計謀得逞,劉武周恐怕連退回馬邑的機會都沒了。也罷,我去跟殿下說一聲,送他個順水人情,成全他的建功立業的心思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