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女(2 / 2)

寡婦恩仇記 秋李子 1710 字 2020-08-03

萱娘此時聽了他們來報,唐老爺的船回揚州去了,冷笑一聲,倒還是源哥造化,俯身瞧著依在自己膝下的惠姐,此時她雖不再哭了,臉上的淚痕還是清晰可見,不由嘆氣道:「你就住在我那里,從今往後就是我的女兒了。」惠姐聽的不需去見自家娘和哥哥,心里也是有些歡喜的,點頭應了。

萱娘拍拍她的身子,想起一事,問惠姐道:「你那丫鬟倒還機靈,記得去報信,只是要想個法子把她叫來依舊伺候你才好。」惠姐聽的萱娘提起那丫鬟,直起身子道:「三嬸,她卻只是伺候過我幾年的,年初就被娘嫁出去了,說家里進項少,用不了這許多下人,卻是昨日我聽的哥哥和娘在那里說,才知道有這事,恰得她來探望我,才求她去尋大伯的,誰知。」

說話時候,惠姐又想起傷心事,不由又難過起來,萱娘一時也不知說甚么好,只是輕嘆,窗外卻傳來鼓樂聲,萱娘不由推窗望望,難道是有誰家娶親不成。老王自上了船,也就極守本分,只是坐在船板上,瞧見萱娘推窗,笑道:「奶奶,這卻不是娶親,是林家女兒被朝廷彰表為烈女,想來是去林家的官船。」

林家女兒,烈女,萱娘不由皺眉,老王見萱娘不知情,笑嘻嘻的往窗子邊湊近些:「奶奶不知道嗎?林家姑爺上兩個月病死了,還沒過頭七呢,林家女兒就吊死了,都說她夫妻情深,殉夫而去,這表一下來,只怕就要起造牌坊了。」

萱娘聽的渾身冰涼,那個也是在這個地方遇見的十五歲的少女,聽的她出嫁,聽的她女婿身子不好,聽的她,成為烈女,萱娘此時已聽不到老王還在那里說些林家生的好女兒,為記倫增色的話,眼里不覺已經有了淚水。

惠姐問萱娘道:「三嬸,做了烈女,果然是給父母爭氣嗎?」萱娘捂住她的嘴:「休這般說,人生在世,爹娘都沒奉養,就丟了他們去,那些榮耀不過是面子光,哪有在父母膝下盡孝來的安慰?」老王聽了萱娘這話,插話說:「奶奶這話說的也是,記得四十年前,我們村也出了個烈女,只是白日父母在眾人面前有光彩,到了夜里就常聽見她母親在那哭。」說著就嘆氣。

萱娘聽了這話,也沒有多說,一時船已到了岸邊,萱娘攜著惠姐上了岸,進了家門,昭兒和英姐接住了,萱娘坐下,對昭兒笑道:「方才我卻忘了說了,收拾間屋子出來,再預備幾件衣裳,讓你妹妹住下。」

英姐早在旁邊笑道:「娘,你方才出去,嫂嫂就讓她們收拾出來了,衣服也准備好了,還尋了料子出來,說過幾日給惠姐姐做衣裳呢。」萱娘聽了這話樂了:「好好,你們都能處置家務了,娘也就好歇一歇了。」昭兒只是一笑,此時天色卻已有些晚了,各自收拾了睡下,惠姐的卧房也就緊挨著昭兒她們的,萱娘又在丫鬟里挑了個機靈的來伺候她,吃穿住行,都和英姐一樣,惠姐也安心在萱娘這里住下,再不去想自己娘和哥哥的事。

八月中秋一過,卻有喜報傳來,玖哥中了舉人,雖名次不高,卻也讓萱娘喜歡,這次可比上次中秀才更要熱鬧,各方親友紛紛來賀,祭祖宗,豎旗桿,忙亂了半個來月。

萱娘是女人當家,這來賀的自然也是堂客為多,酒席之上,各人都道萱娘有福氣,教出的兒子個個成器,昭兒此時早就幫著萱娘理家,她是個大方姑娘,有親友說要見見她的,她也不忸怩,還親自端茶上果。

茶端到林奶奶跟前時,林奶奶見昭兒一雙纖手,似嫩筍一般,說話聲音卻似黃鶯出谷一般,不由想起自家女兒來,也不接茶,也不還禮,只是定定的望著她,萱娘本在和旁人說笑,轉身卻望見林奶奶這般,忙上前推昭兒一把:「那邊你惠妹妹在尋你。」昭兒福一福方走。

林奶奶卻是滿心酸楚,眼里有淚欲要落下來,當著眾人卻又不敢,偏生旁邊有人笑道:「林嫂子家卻出了個烈女,這等增色的事情,我們卻都沒賀一賀,今日就借花獻佛了。」說著端起杯茶走到林奶奶跟前。

林奶奶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接了茶過去,只是那手在抖,茶都潑了一大半出來,那人掩口笑道:「想是林嫂子歡喜過頭了,連茶都端不穩。」萱娘見了林奶奶這般舉動,想起翻檢玖哥行李之時,卻翻出一出書來,上面寫的就是林家女兒殉夫的事情,文人筆墨,極盡渲染,把白家夫妻之間的恩愛寫的繪聲繪色,又寫林氏的父母是如何如何的大義,忍看女兒殉節,卻見了林奶奶今日舉動,想來她心里也是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