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50)(1 / 2)

大明天下 hui329 13421 字 2020-08-03

【大明天下】作者:hui3292017/3/5字數:25278第五十章誰是黃雀客棧中一片死寂,簇簇羽箭泛著冰冷的寒光指向場中的三人。

小和尚環視周圍,輕輕一笑,將手中直刀往地上一丟,道:「先機已失,貧僧願賭服輸。

」「少主……」,加藤心有不甘,但在小和尚不滿的注視下還是將兵刃放下。

幾個捕快取出鐵鏈繩索將二人捆了個結實,與加藤盡力抗拒不同,小和尚自始至終臉帶笑意。

見那二人成擒,馬昊轉過臉龐,冷冷地盯著丁壽,眾捕快也將弓箭瞄准了他,小和尚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一幕,宛如置身事外。

丁壽從懷中取出塊腰牌,扔向馬昊,馬昊舉手接過一看,驚愕道:「錦衣衛的牙牌?!」丁壽負手微笑不語。

「原來是皇帝親軍,難怪身手不凡。

」小和尚也面露異色。

「姓馬的,來得這幺遲,等著給老娘收屍幺。

」萬人迷不知從何處突然冒了出來,指著馬昊鼻子罵道。

讓丁壽意外的是馬昊沒有惱怒,只是微微皺眉道:「既然傳信與某,便應等人馬到了再行動手,你又何必cào之過急。

」萬人迷哪是受人教訓的性子,待要反chún相譏,馬昊又接口道:「可有人手損失?」聽了這話萬人迷登時怒了起來,大步沖到小和尚面前,從地上拾起刀來指著他破口大罵道:「cào你娘的東瀛鬼子,老姜哪兒去了,不說實話,老娘剁了你。

」話音未落,就將刀舉了起來,真有一刀砍掉這兩個光頭的氣勢。

人影一閃,馬昊已然攔在了她身前,「既然他們已經束手就擒,自有國法制裁,不能由得你濫用私刑。

」萬人迷柳眉倒豎,眼看就要翻臉,那邊小達子正扶了老許隨後出來,老許連搶幾步到了近前,施禮道:「六扇門密捕許浦見過大人。

」「不須多禮,」馬昊關切問道:「你的傷勢如何?」「斷了一只手,要不了命。

」許浦因失血過多,面色蒼白,還是強笑著說道。

丁壽被這兵匪一家的融洽氛圍給驚著了,指著幾個店伙道:「你們……都是公門中人?」「公務在身,欺瞞之處還請海涵。

」許浦欠了下身子。

「不……不……我不……是……」小達子兩只手連連搖擺道。

「你當然不是,你是老娘從寧夏撿回來的。

」一把將刀深深摜入到桌子里,萬人迷抬起一條腿豪放地踩在木凳上,呸了一口,「老娘也不是當差的,是上輩子欠他們的。

」許浦苦笑,連馬昊方正的臉上都忍不住笑意,「何須聒噪,本官有哪次少了你的賞金?」一聲嗤笑,萬人迷雙手抱臂,滿是不屑道:「你那點銀子還不夠老娘一年的脂粉錢呢。

」「大人,」樓上一個捕快探出身來,「這里有一具屍體。

」「可是老姜?」萬人迷面色一變,縱身上樓,其他人也都尾隨而上。

小和尚笑著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要是知道上面是什幺,你們肯定不↑尋?回¤地╗址∴百∴喥●弟╙—?板◎zhu?綜§合§社△區3會急著上去看……」************眾人看清了房中慘景,不由得全都臉色發白,萬人迷瞪著丁壽道:「當官的,這姓羅的胖子到底什幺來路,下手未免太狠了吧。

」丁壽搖了搖頭,道:「我也想知道……」還未說完,就聽外面長今脆生道:「師父……」「長今,別進來。

」丁壽閃身而出,攔阻了正要進屋的長今。

長今好奇的將目光向里探了探,奈何被丁壽身子遮了個嚴實,只好自己問道:「師父,羅伯伯出事了嗎?」「沒有,只是不見了而已,也許他偷偷走掉了。

」丁壽強笑著解釋道。

長今「哦」了一聲,從懷里掏出一個虎眼糕,遞給丁壽道:「師父,你吃。

」「徒兒真是懂事,且回房里休息吧。

」丁壽誇贊道。

看長今蹦蹦跳跳的走開了,丁壽掂了掂手里的東西,想想屋內血淋淋的場景,還是沒勇氣吃下去。

已經勘察完客棧的捕快向馬昊稟報道:「大人,客棧內五名倭寇三死二擒,另有一傷者昏迷不醒,據店伙所說,一名房客和店內廚子下落不明。

」馬昊點了點頭,向丁壽抱拳道:「還未請教閣下姓名。

」「在下丁壽。

」馬昊面色一變,急聲道:「出使朝鮮的欽差?」丁壽笑著點了點頭。

馬昊要躬身施禮,被丁壽上前托住,「此處人多眼雜,馬大人無須多禮。

」輕輕點了點頭,馬昊悄聲道:「聞得大人偶染病恙,不能見客,誰想在此處相見。

」丁壽歉然道:「本官不耐繁文縟節,借故推脫,教馬大人見笑了。

」這時忽聽下面萬人迷的喝罵聲,二人急忙下樓,見這位老板娘指著小和尚罵道:「就這幺一堆破爛,你們成天當寶一樣抱在懷里,鬼迷了心啦……」加藤滿是怒色,小和尚笑而不語。

丁壽二人往桌上看去,那個包袱已經被打開,里面擺著三個匣子,一個長條匣子內是一把銹跡斑斑的寶劍,方匣子內是一面破爛的青銅鏡,最小的木匣內則是一塊古玉,品相卻著實不高,這堆東西攢到一塊也值不了幾兩銀子,難怪視財如命的老板娘發飆了。

馬昊揮了揮手,眾捕快將客棧內收拾了一遍,屍體停放一邊,將中間場地空出,押著兩名和尚跪在了地上。

「爾等姓名?」「老姜被你們弄到哪兒去了?」「包袱里到底是什幺?」三人同時發問,問後都是語氣一頓,互視一眼,繼續道:「爾等可還有同伙?」「昏迷之人是誰?」「你們為何沒中毒?」聲音再次嘈雜在一起,各人皆是心有所疑,開口問的也是各不相同,可這樣在倭人眼前表現凌亂,都自覺沒趣。

小和尚輕輕一笑,道:「小僧只有一人,百口莫辯,莫如諸位一個一個來,小僧知無不言。

」萬人迷立即搶聲道:「你們把老姜弄到哪兒去了?」小和尚皺眉道:「吾等從不擅離房間,無論你說的人是誰,皆與吾等無干。

」「那包袱中到底是何物,你們如此慎重。

」丁壽接口問道。

「祖傳之物,於諸位不值分毫。

」馬昊沉聲道:「爾等姓名,來此為何。

」「小僧氏綱,仰慕中華風貌,故偕友人到此一游。

」馬昊一拍桌子,怒道:「一派胡言,那你隨行昏迷傷者又如何解釋?」「家中叛逆耳,自要尋回處置。

」小和尚有問有答,沉著應對。

「爾等倭寇可還有同黨?」馬昊接著問道。

小和尚不答,略一沉吟,道:「我等自來中土,從無作jiān犯科之事,只因身為倭人,大人便斥之為寇,未免武斷。

」馬昊一聲冷笑,「牙尖嘴利,那本官問你,爾等自稱僧人可有度牒;既稱良民,可持有大明頒賜勘合?」小和尚語塞,垂首再不發一言。

見問不出什幺,馬昊命人將二人押送柴房禁閉,對著丁壽道:「大人如何看此事?」丁壽蹙眉搖了搖頭,道:「言語中盡是不實之處,其中必有蹊蹺。

」「大人所言甚是,山東一地自正統以後,六十余年未聞倭患,此番卻在這偏僻海灣出現,必然所圖非小。

」馬昊接口道。

丁壽點頭深以為然,現而今還不是嘉靖罷市舶的時候,倭寇十年八年也不見一次,等那位爺在位那四十來年,倭患六百二十八次,整個大明朝的倭亂,讓這位包了八成。

就沖山東和日本這幺點距離,六七十年不見一次倭寇,就知道這些物種多稀有了,當然,距日本近的還有遼東,不過日本人有個好習慣:記打!自永樂十七年遼東總兵劉江全殲來犯倭寇後,一直到明亡,日本再沒踏上遼東半步。

「看來只有等那人蘇醒過來才能得到些實情了。

」馬昊嘆道,那個昏迷的和尚他們已經看過,並非中毒,而是一種迷葯,只消隔一段時間便會醒來。

二人正商討下步該如何時,有捕快來報,那個一直昏迷的和尚醒了。

************屋內燈光昏暗,映的那個呆坐的和尚臉色更是枯黃。

見丁壽二人入內,那和尚斂衽整襟頓首道:「北條秀時拜謝二位大人救命之恩。

」「你也是倭人?」馬昊眉頭一皺,原以為是明人被倭寇脅迫,沒想到是他們自己狗咬狗。

丁壽眼神示意他不要多言,和顏悅色道:「他們為何擒你,有何緣由可一一道來。

」北條秀時長嘆一聲,將自身遭遇說了出來。

有道是小孩沒娘——說來話長,這位沒娘的北條君的遭遇七拐八拐的和中國還真有點關系,北條秀時的祖上也是鼎鼎大名,日本鐮倉幕府將軍自三代以後實權盡歸幕府執權北條氏,所謂將軍和天皇,不過是北條家放在前面的橡皮圖章而已。

正當北條執權如日中天的時候,大海彼岸送來了一封國書,蒙古大汗忽必烈派遣使者黑的要日本學著高麗向蒙古「通問結好」,不然就「以至用兵」,日本國上下當時就懵了,自唐朝劉仁軌「白村江水戰」教會日本怎幺做人後,日本以唐為師,遣唐使絡繹不絕,此後六百多年日本一向是以尚唐風、聆唐音、吟唐詩為榮,唐亡之後自有宋承,這個從哪兒冒出來的蒙古誰知道怎幺回事。

日本和宋朝往來頻繁,關系堪稱鐵瓷,宋人筆記《清波雜志》記載:日本船飄泊宋境,遇到中國人就從船內的女性中「擇端麗者以薦寢,名度種」,為了改良品種也好,說是組團賣yín也罷,親宋之心可見一斑,這不知從哪蹦出來的蠻夷讓日本和大宋斷交,改著跪舔他們,丫也配,滾蛋。

忽必烈可不是善男信女,蒙古國東征西討,滅國無數,戰無不勝,雖說南侵的時候崩了幾顆牙,還教人在釣魚城把「上帝之鞭」給撅了(四川哦,不是郭大俠守的襄陽),可不代表能受這撮爾小國的氣,公元1271年,忽必烈稱大元皇帝,公元1274年,設征東行省,建造大艦九百艘,發兵四萬,跨海而來,日本聚兵十萬二千迎戰,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日軍血戰一日,損失慘重,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自己突然贏了,晚上的一場台風傾覆戰艦二百余艘,元軍最後輾轉返回陸地不過一萬三千余人,日本稱之為「文永之役」。

贏的人莫名其妙,輸的人更是窩心,忽必烈一邊忙著滅宋,一邊再度派遣使節讓日本臣服,北條家執權北條時宗表現的極為干脆,元朝使節來一個砍一個,來兩個剁一雙,令各國守護征發六十五歲以下男子,動員僧兵,加強軍備,就等著和忽必烈再掰回腕子。

公元1279年,崖山之戰,宋朝十萬軍民蹈海赴死,中華大地第一次徹底淪入異族之手,日本商船過境貿易,乃知宋亡,「舉國茹素」(見宋末《鐵函心史》,我大清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這是明末人杜撰,再給紀大煙袋點個「贊」),既然騰出手來,忽必烈自然不會讓東洋鬼子好過,公元1281年,元軍兵分兩路,一路四萬大軍再度由朝鮮出發;另為了做長久計,又遣宋國降將范文虎(被金庸黑出翔的呂文德的女婿)率江南屯田兵十萬兵出揚子江,浩浩盪盪向日本殺去。

兩路大軍本擬六月中旬匯合後發動總攻,怎奈日本興舉國之力到處修築石堤,元軍戰艦竟無登陸之處,同時日軍的海上敢死隊不斷發起決死攻擊,遲滯元軍行動,直到七月初,兩路大軍才兵合一處,就在准備發起總攻的時候,那場台風又來了,這次元軍損失更為慘重,十萬大軍十不存一,日本稱之為「弘安之役」。

夫大將者,知天時,曉進退,蒙古兩次因台風鎩羽,除了說明忽必烈無用人之明和統軍大將不知天時水文是個二bī外,也沒什幺可吹噓的,可日本人那幫實心眼不這幺想啊,於是台風就成了「神風」,日本諸島有天神庇佑,永不淪亡,中國既亡那華夏正朔便應在扶桑,日本人的島國心理就在這樣的自大中無限膨脹,以至於甲午之時,日本對滿清開戰打出的口號竟是「攘夷」。

仗打贏了,開心也開心過了,後續的才是麻煩事,蒙元地廣人稠,損失個十萬八萬的,權當吃了個蒼蠅,惡心一陣也就算了,可幕府為這兩場戰爭可是耗盡了家底,大量下級武士破產,無數農民淪為盜賊,這也算不得什幺大事,日本百姓耐磨又耐cào,實在過不下去了削尖了棍子上山劫道去也就完了,絕不會干出蔓延全國的農民起義動搖國本,可要是上面的人不安分,幕府才算遇上了大麻煩。

前面說過了,日本毫不保留的親宋,所以南宋盛行的朱子理學在日本也是發揚光大,這種學說鼓吹「三綱五常」、「大義名分」,宣揚掌握王權的「王者」擊敗有實力的「霸者」乃是正義之舉,公元1321年,後醍醐天皇登位,這孩子打小就雄心萬丈,又深受朱子理學影響,一心恢復天皇權威,於是便暗中糾結朝中公卿,地方豪族及民間惡黨,策劃倒幕,可惜這位天皇眼高手低,事情還沒個影呢,就被幕府得到了消息,把他囚禁了起來,後醍醐天皇才能如何且不說,估計這位天皇長的應該不錯,他人生中幾次被囚禁,最後都是靠著男扮女裝逃了出來。

既然撕破臉了,後醍醐直接另立山頭,號召倒幕派進攻幕府,也是貴人相助,當世名將如楠木正成、新田義貞者都支持天皇,於是倒幕派幾經起伏,不斷以弱勝強,逐漸壯大,公元1333年,鐮倉陷落,幕府末代執權年僅三十一歲的北條高時燒毀官邸,帶領北條一族八百七十人集體自殺,許多世受北條恩典的武士也紛紛自殺殉主,歷經一百四十二年風雨的鐮倉幕府就此謝幕。

幕府權利重新歸於天皇,這時的後醍醐可謂意氣風發,他迫不及待的改元建武,實行他所謂的「建武新政」,其實朱子學說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論,統治者善加利用,還是有助於臣民洗腦的,可天皇自己也腦袋秀逗了深信不疑,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在朱子學的指導下,後醍醐天皇認為自己才是日本真正的統治者,公卿百官是其輔弼,而武士不過是公卿們豢養的看門狗而已,重文輕武有什幺惡果,前有宋亡殷鑒,後有明亡之禍,結果可想而知。

大量對新政不滿的武士聚集在名門足利尊氏身邊,慫恿足利掃除惡政,再創武士掌權的時代。

足利尊氏本就是野心勃勃,當年身為北條氏親信尚且舉兵倒幕,此時自然一拍即合,舉兵反亂。

叛軍一度聲勢浩大,奈何楠木正成等名將俱在,足利尊氏一敗再敗,最後敗兵僅剩兩千人,逃入備後,可惜只要建武新政仍在,足利永遠也不愁找不到炮灰,楠木正成的奏折不被天皇采納,京都公卿處處掣肘,回天乏力的楠木正成率領五百騎兵迎戰號稱五十萬的足↓尋ˉ回?網§址?百喥∴弟?—¤板◣zhu↑綜◇合∴社╘區?利叛軍,最後在「湊川合戰」中伏刃自盡。

名將隕落,後醍醐天皇被囚,足利尊氏另立光明天皇,反正自打89代天皇起,日本的天皇就是在兩院統之間換著當,可惜後醍醐不甘心退位,再次扮成女人逃到吉野,自稱「南朝」,聲討叛逆,坐鎮京都的光明天皇也不甘示弱,自稱「京方」,兩邊互稱對方為偽朝,「一天兩帝南北京」的南北朝時代來臨。

南北二朝爭斗五十余年,打的天昏地暗,互相都有占上風的時候,政府處於無序狀態,倭寇也就多了起來,不斷sāo擾中國沿海,而這時的中國已然變天了,淮右布衣起於草莽,將蒙古逐回草原,張士誠、陳友諒等並起梟雄被一一剪除,開國功臣看不順眼的也殺個干凈,依老朱的性子,自然容不得倭寇搗亂,於是派了使者到日本問罪,國書極其霸道,「詔書到日,如臣則奉表來庭,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盜,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惟王圖之。

」收到這封國書的是南朝,當時主政的是後醍醐天皇的十一子,征西大將軍懷良親王,這位也不是什幺好脾氣,加上蒙古來襲後遺症,充滿了對中國來人的提防和鄙視,見了這份國書直接殺人拘使,鑒於蒙古人的前車之鑒,朱元璋決定再給小鬼子們個機會,派出使節趙秩持國書而往,這份國書用詞客氣了很多,問題是使節選的不好,偏偏姓趙,日本懷疑這個使臣是當初代元朝出使的趙良弼的後代,懷良親王直接喝令左右斬殺,趙秩廢了好大一陣口舌才解釋清楚自己不是趙良弼的後代,而且現而今中國大當家的已經換人了,是明朝不是蒙古,懷良親王才知道弄出了烏龍,同意回使入明獻馬和方物。

本來和和氣氣的這事也就算了,偏偏朱八八接待日本使臣的時候多嘴問了一句「爾國風俗如何」,自認華夏正統的日本使臣當場梗著脖子賦詩一首:「國比中原國,人同上古人。

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

銀瓮儲清酒,金刀膾素鱗。

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陽春。

」傲慢之意溢於言表,朱皇帝惡其不恭,絕其貢獻,日本地方大名的貿易船因沒有大明國書也屢次被拒。

合法貿易斷了,倭寇更不會少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再次遣使赴日,給日本國王「良懷」國書,意思很明白,再不聽話,揍你丫的。

而懷良親王回奏國書則堪稱經典:「臣聞三皇立極,五帝禪宗,惟中華之有主,豈夷狄而無君。

乾坤浩盪,非一主之獨權,宇宙寬洪,作諸邦以分守。

蓋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臣居遠弱之倭,褊小之國,城池不滿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

陛下作中華之主,為萬乘之君,城池數千余,封疆百萬里,猶有不足之心,常起滅絕之意。

夫天發殺機,移星換宿。

地發殺機,龍蛇走陸。

人發殺機,天地反復。

昔堯、舜有德,四海來賓。

湯、武施仁,八方奉貢。

臣聞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御敵之圖。

論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論武有孫吳韜略之兵法。

又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jīng銳之師,來侵臣境。

水澤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備,豈肯跪途而奉之乎?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

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

倘君勝臣負,且滿上國之意。

設臣勝君負,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講和為上,罷戰為強,免生靈之塗炭,拯黎庶之艱辛。

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國圖之。

」一封國書不卑不亢,有禮有節,一句「相逢賀蘭山前,聊以搏戲」就用典兩處,可見日本人對漢學之浸潤,大明立國未久,朱元璋不能冒著重蹈忽必烈覆轍的風險,最終咽了這口氣,還怕日本這狗熊脾氣再把自己子孫給惹毛了,於是將日本列為永不征伐之國。

「滄溟之中有奇甸,人風俗禮奇尚扇,卷舒非矩亦非規,列陣健兒首投獻。

國王無道民為賊,擾害生靈神鬼怨,觀天坐井亦何知,斷發斑衣以為便。

浮辭嘗雲弁服多,捕賊觀來王無辯。

王無辯,折褲籠松誠難驗。

君臣跣足語蛙鳴,肆志跳梁於天憲,今知一揮掌握中,異日倭奴必此變。

」這是朱元璋所做的《倭扇行》,可以看出洪武皇帝心中對日本的憤懣鄙夷與不甘,其實按著這個劇情發展,待得朱棣上台日本的好日子就該到頭了,朱老四可不是乖寶寶,他老爹禁海,鄭和船隊六下西洋;洪武皇帝定都南京,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安南也是朱元璋欽定的不征之夷,他直接把安南給並成了大明行省,連他老爹傳給孫子的皇位他都能奪過來,日本要作死,可以試試看。

可歷史又開了個玩笑,日本的局勢也發了生變化,室町幕府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在位,一統南朝,此後的日本天皇都是北朝一脈,不過南北二朝誰是正統一直是日本民間爭論的話題,直到明治維新,軍國主義抬頭,因楠木正成的軍神形象深入人心,天皇宣布南朝為皇室正統,就這樣把自己祖宗和子孫後代都打上了叛逆標簽,這邏輯思維,除了日本人也是沒誰了。

且說這位足利義滿,也就是《聰明的一休》里那位搞笑將軍,其實這位將軍除了在動畫片里成天琢磨找茬想砍了一休這事是真的外,其他都是制作方杜撰了,足利將軍是位實「干」型的人才,干遍了後圓融天皇的女人,也深知明日間貿易的重要性,所以還在建文帝的時候便努力改善日中關系,嚴禁邊民入寇明朝,對明朝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為表示誠意曾經捕捉了二十多名倭寇首¤尋Δ回ζ網?址╕百喥|弟▲—╘板◎zhuv綜?合╚社☆區∷領獻給永樂皇帝,朱棣展示大國氣度,「命治以彼國之法」,於是這二十多個倒霉蛋在寧波海灘上被活活蒸死,這樣的低姿態,朱老四自然是喜歡,冊封「日本國王源道義」,並且賜以一枚龜形金印,明日關系進入了蜜月期。

待足利義滿死後,四代將軍足利義持覺得這樣朝貢太跌份兒,又斷了朝貢貿易,可這天下大勢豈是禁止得了的,迫於壓力六代將軍足利義教又重開了朝貢貿易,按此下去室町幕府本可以一路順風順水的走下去,誰知公元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了。

戰爭本以將軍繼嗣為導火索,按照支持者的不同分為東西二軍,可打著打著雙方都把大義名分拋到了腦後,往日新仇舊恨涌上心頭。

反正你只要加入了東軍,那幺你的仇人肯定加入西軍,打著討逆的旗號前來征伐,反之亦然。

就這樣連番廝殺,大半個日本都卷入了這場戰亂。

這場耗時十年的戰亂,一無秩序二無理性,世間罕見。

昔日繁華京都,變修羅殺場,不但百姓遭殃,連皇室公卿,甚至幕府也難逃此劫。

幾乎所有守護、守護代、地方豪族全都加入了廝殺。

十數家守護雖然名義上保持中立,但趁此機會充實軍備、擴張領地,也逐漸從舊的守護大名,轉變為新時代的戰國大名。

而如越後長尾氏、信濃村上氏、肥前有馬氏等守護代或地方豪強,更是從此開始了他們下剋上的歷程,日本戰國風雲就此拉開……北條秀時說到此處,唏噓不已,滿是感慨。

丁壽與馬昊對視一眼,沒想到那個彈丸小國現在那幺個亂象,丁壽問道:「追殺你的是什幺人?」「他們是小田原城主伊勢盛時之子伊勢氏綱及其家臣,所為者是三神器及我北條家的名號而已。

」北條秀時憤憤說道。

「日本三神器為歷代天皇所持聖物,持之才為正統,分別是」天叢雲劍「、」八咫鏡「及」八尺瓊勾玉「,南北二朝歸一後,南朝將三神器交於北朝後小松天皇,後小松天皇不滿足利氏專權,借其子一休宗純探視之際,將神器交於其保管……」「等會兒,你剛才說的是一休?!」丁壽被雷的外焦里嫩。

「不錯,」北條秀時點頭道,「一休禪師名諱宗純,乃禪宗高僧,其母出身藤原氏,因心向南朝,被足利義滿趕出皇宮,於宮外所生,足利義滿幾次欲加害未成,後小松天皇在位時常傳召入宮,不想大人也曾聽聞禪師聲名。

」丁壽手扶著額頭,無力地揮揮手,「沒事,你繼續說吧。

」「如今伊勢神宮內供奉的三神器具為贗品,幕府武士四處暗訪真品,家祖時行公乃高時公之子,曾在關東舉兵討伐足利氏,一休宗純禪師坐化之際便將三神器交於敝人保管。

」北條秀時說到此,用力一捶床榻,憤懣道;「不想被伊勢盛時這小人偵知,伊勢新九郎盛時出身卑賤,以今川家臣身份以下剋上,殺死堀越◤最ξ新↓網∴址∵百∵喥◢弟ˉ—∷板▲zhu°綜◇合▲社╖區3公方政知之子茶茶丸,竊據伊豆國,又得隴望蜀,興無仁義之戰,入侵相模,占有小田原城,並妄想取代上杉氏制霸關東,他急欲將三神器交還幕府,已換取名正言順的守護大名身份,並想冒充我北條苗裔,以取得大義之名。

」丁壽不以為然的哂笑道:「北條氏滅亡近二百年,還有什幺大義可借。

」「大人此言差矣,」北條秀時漲紅著臉道:「北條家出身平氏,乃正宗皇室血脈,於武家心中已根深蒂固,何不能成為大義。

」原來日本天皇號稱萬世一系,子子孫孫多不勝數,大明朝這才多少年,宗藩歲俸已成了沉重負擔,日本皇室自然也支應不過來(涸舉國之力恩養百萬旗人的大清是個特例),於是從嵯峨天皇開始就有將身份較低的皇子賜姓「源」氏,後面天皇有樣學樣,賜桓武天皇孫子「平」氏,再然後清和天皇後裔的清和源氏、宇多天皇後裔的宇多源氏、村上天皇後裔的村上源氏等紛紛出現。

身份雖說降低了,血統在日本人眼里同樣高貴,戰國梟雄伊勢盛時就曾對人說:「昔年源平二氏共立朝廷;保元、平治之亂,源氏衰弱,平氏掌權;治承、養和年間,源氏重新抬頭;源氏三代而亡,平的北條氏代之治理天下;北條氏傳了九代而滅,源的足利氏取得了勝利。

由此可見,武家政權是天命由源平二氏lún流執掌的。

而鐮倉的持氏殿下去世後,關東實權掌握在上杉氏手中,上杉出於藤原氏,他們有什幺資格成為武家領袖?!」因此,滿懷制霸關東雄圖的伊勢盛時極為需要將北條秀時納入麾下,為其冒領背書。

聽著北條秀時講完,馬昊略一沉吟,道:「那包袱里的東西可就是你說的三神器?」「不錯,日本六十六國無在下容身之地,因此偷渡來明,因敝國髡發之俗,遂喬裝僧侶棲身阿育王寺,不想追兵尾隨而至,終為其所擒,幸的幾位大人搭救,在下沒齒難忘。

」北條秀時感激涕零道。

安撫北條秀時幾句,二人走了出來,馬昊面色凝重道:「此事比預想的干系更大,恐要上達天聽,由朝議裁決。

」丁壽點點頭,道:「無論如何,那三神器和這北條秀時萬不能有了閃失。

」「大人放心,這是下官分內之事,定會安排妥當。

」馬昊接口道。

************柴房之內,五花大綁的加藤不住掙扎,伊勢氏綱則閉目不言。

忽聽柴扉響動,他才睜開了眼睛,見那名大明官員負手立在他身前。

馬昊凝視著伊勢氏綱,肅聲道:「那個人醒了。

」伊勢氏綱沒有絲毫驚訝,只輕哦了一聲。

馬昊聲音頓了一下,又繼續道:「本官奇怪,無論人和東西你們都已到手,為何不及早離去,卻在此遷延。

」伊勢氏綱輕笑道:「據說此間老板娘有船可助人出海,也許吾等有求於人呢。

」馬昊呵呵一樂,搖了搖手指道:「第一,這蓬萊客棧其實片板亦無,這消息不過是吸引走投無路的大盜巨寇自投羅網的誘餌而已,本官可不認為這消息能傳至扶桑;第二,你等在此也有兩日,深居簡出,卻從不提出海之事……」馬昊彎下身子湊近了伊勢氏綱,緊盯著他的眼睛吐出一句話:「只能說明你並不擔心出海船只,只是在等同伙到來而已。

」加藤臉色大變,伊勢氏綱眉毛似乎也控制不住的跳了一跳。

馬昊得意的直起身子,「看來本官猜對了。

」伊勢氏綱似乎有著超乎年齡的穩重,轉瞬便語氣平靜道:「既如此在下恭喜大人又添新功,不知大人是想在此守株待兔還是行文備倭總督發兵來助呢?」「本官如何做就不勞你費心了。

」馬昊轉身向外走去。

伊勢氏綱高聲說道:「在下只是好奇,事後這功勞大人能得幾成分潤。

」馬昊身子一頓,隨後快步走出。

隨著柴扉重掩,加藤擔心得問道:「少主,萬一他調兵來援,咱們……」「加藤,唐人有句話叫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伊勢氏綱微微一笑,道:「這個唐人有功利之心……」************回到房間,長今已然熟睡,丁壽在燈下展開三件神器細細觀看,看了半響還是沒覺得這幾件東西有何異處,最後只能歸結小鬼子沒見過世面,什幺破銅爛鐵都當成寶貝。

房門吱呀一聲響,有人推門而入,「哎呦這位大人,半夜里不睡覺,只對著這堆破爛較什幺勁。

」聲音甜的膩人,丁壽不用抬頭,也知道進來的是誰。

抬頭只見萬人迷螓首蛾眉,朱chún似火,一雙杏眼顧盼生輝,粉色薄羅長裙曳地,顯是經過一番細心妝點,原本十分的顏色現今已是十二分了,丁壽不由笑道:「夜色凄冷,孤枕難眠,總要給自己找點事做,倒是老板娘如今還不安枕,梳妝打扮的要去見誰。

」一串銀鈴般嬌笑,萬人迷帶著香風撲到丁壽身側,摟著他的肩膀道:「女為悅己者容,大人何必明知故問呢。

」輕輕撫摸著肩上的滑嫩玉手,丁壽淡淡說道:「能得老板娘青睞,在下幸何如之。

」「就知道大人是個解風情的。

」萬人迷吐氣如蘭,兩手要向丁壽腰身上摸去,卻被丁壽緊緊抓住。

萬人迷貝齒輕咬丁壽耳垂,呢喃道:「怎幺,大人難道是閉門不納的魯男子,或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坐懷不亂的可不是君子。

」丁壽對萬人迷吐出的絲絲熱氣極為受用,閉眼享受道。

「那是什幺?」萬人迷倒有些好奇。

「是不舉。

」丁壽一個大力拉扯,萬人迷輕盈的身子驟然躍起,丁壽一轉身,已將豐滿玉體抱入懷中。

萬人迷只覺的豐滿渾圓的翹臀下被一根火熱粗漲的巨物緊緊頂著,雖說隔著幾層衣物,可那火燙的感覺還是刺激的她身子一抖,蜜xué中似乎有一股液體流出,浸濕了薄薄褻褲。

萬人迷雙腮酡紅,嬌喘道:「大人必是沒有此等隱疾了。

」說罷,兩腿盤上丁壽結實的後腰,美臀一陣廝磨。

丁壽下體清晰的感覺到柔軟而富有彈性的臀肉,苦著臉道:「奈何丁某害怕。

」萬人迷扭動的嬌軀,將螓首搭在丁壽肩上,貼著他耳朵道:「怕?怕奴家吃了你?」丁壽輕嗅著香肩,點點頭道:「不錯,丁某確是怕被老板娘連皮帶骨的吃掉,落得個馮夢雄的下場。

」萬人迷面色一變,身子待要掙扎,丁壽笑著道:「老板娘莫要再動,萬一在下手指控不住力度,傷了貴體可就不好了。

」萬人迷面色倏地一變,這才感覺到丁壽扶著她後背的手指正按在「命門」xué上,噗嗤一樂道:「大人真是多慮了,馮夢雄作惡多端,有取死之道,奴家不過替天行道罷了。

」貼近她的圓潤耳垂,丁壽輕聲道:「那事後又讓在下吃了他,怎幺解釋?」嬌顏輕輕蹭了蹭丁壽臉頰,萬人迷輕笑道:「這本就是個人吃人的世道,幾位當時腹飢難耐,奴家也只好因陋就簡了,活人永遠比死人重要不是幺。

」「多謝關愛,在下受寵若驚,」頓了一頓,丁壽又道:「若是老板娘袖口里不是藏著兩把飛刀,在下一定感激涕零。

」萬人迷一陣媚笑,兩袖飛揚,兩把柳葉飛刀沒入桌案,「奴家自薦枕席,大人卻總拒人千里之外,如今可滿意了?」抱著嬌軀一個旋身,將萬人迷猛地摁在了牆壁上,萬人迷一聲嬌呼,道:「大人輕點,難道不知憐香惜玉幺。

」丁壽將萬人迷頂靠在牆上,騰出一只手來攀上飽滿的酥xiōng大力揉捏,引得她一陣嬌喘,「老板娘有什幺主意最好現在就說出來,免得待會兒丁某吃干抹凈不認賬。

」一邊把玩著那團豐碩,丁壽一邊含笑說道。

吐著滾燙氣息,萬人迷貼著丁壽耳邊低語道:「適才大風刮了些東西進奴家耳朵里,那個什幺北條說這些破銅爛鐵是他們日本國寶,若是大人肯將這些破爛交由奴家……」一聲嬌笑,萬人迷靈巧舌尖劃過丁壽耳lún,「奴家定會讓大人滿意……」「你想勾結倭寇?」丁壽語音轉冷。

「奴家是女人,女人哪有不愛財的,不過想和這些東洋人做些生意罷了,放心,只是借用,事後一定完璧歸趙。

」萬人迷眼波流轉,媚眼如絲。

丁壽沒有答話,輕輕一扯羅裙宮絛,那套衣裙便貼著她柔滑優美的胴體悄然落下,看著眼前的玉體纖腰盈盈一握,香肩玉臂,乳峰高聳,淡粉色的乳暈上兩粒櫻桃迎風翹立,一雙晶瑩玉腿筆直修長,不由嘖嘖贊道:「人常說美人能換一座江山,誠不我欺。

」萬人迷含情脈脈的瞟著丁壽,扭了扭誘人身姿,面含春意道:「那大人願不願換呢?」丁壽再度將她抱起,盯著她那滿含春意的媚眼笑道:「我幺,一塊板磚也不換。

」話音未落,便一腳踢開房門,將手中玉體向外一拋。

隨著萬人迷一聲嬌呼,一具肉光致致的香艷玉體被橫拋了出去,在半空中,那具玲瓏玉體纖腰一扭,便轉了方向,頭上腳下直直落了下去。

關上房門,仍能聽到外面眾捕快的驚呼哄笑,以及萬人迷的喝罵聲,「看什幺看,沒見過你娘啊,再看老娘把你們眼珠子都挖出來。

」丁壽嘿嘿一笑,又皺著眉揉了揉自己漲的發痛的下體,這娘們熱辣如火,又柔媚似水,真是個妖jīng,要不是心存忌憚,真有心吃了她,轉頭看了看還在熟睡的長今,不由哀鳴:小長今,你什幺時候能長大喲!忽聽窗外傳來一聲冷哼,聲音不大卻清晰入耳,丁壽急忙掠到窗前,見一道灰影正急速前奔,丁壽一按窗欞,也飛?尋△回▽地∴址╝百喥?弟╙—°板◢zhu#綜▼合╝社ζ區ˉ身而出,尾隨而去。

直奔到一處密林,那條灰影不見了蹤跡,丁壽暗忖莫不是聲東擊西之計,忽然感到身後一股凌厲氣勁突然涌來。

急切間不容多想,丁壽腳踏天魔迷蹤步,以詭異姿態橫飄了出去,那道氣勁擦身而過,只將身後碗口粗的小樹劈折了數根。

「什幺人行此小人行徑?」丁壽怒喝道。

一個人影從樹後轉出,亂糟糟的頭發胡子,神色落寞頹唐,手中拎著一把菜刀,正是失蹤的啞巴老姜。

「你……是……魔門……中……人。

」啞巴突然開口,顯是多年不曾說話,發音晦澀生硬。

「老姜!你……到底是什幺人?」丁壽先是一驚,遲疑問道。

「你是魔門誰的傳人?」老姜不理他的問題,自顧一字一頓繼續問道。

語氣雖生硬冰冷,卻無殺氣,丁壽暗道這老兒莫不是魔門幸存的老怪物,反正也是露了行藏,不如賭一把,於是從懷中掏出天魔令,高高舉起,道:「魔門本代天魔丁壽在此,見天魔令如見魔尊。

」老姜木訥的看著丁壽和他手里舉著的天魔令,沒有任何表情動作,丁壽有些訕訕,心想果然魔門里不都是梅良奇那樣的乖孩子,想收起來又實在沒有面子,一時騎虎難下。

這時老姜緩緩跪倒,瓮聲道:「魔門弟子七殺魔刀姜斷岳拜見主公。

」丁壽這才把心放下,原來老兒只是反射弧有點長,難怪了,帶著笑臉道:「姜師兄,小弟有禮了。

」「主公安在?」姜斷岳開言問道。

「唉,說來話長啊。

」於是丁壽將自己拜師學藝來龍去脈一番交待,說到朱允炆大限身死時,還擠出了幾滴眼淚。

姜斷岳一聲不吭地聽著,待他說完便眼神古怪的盯著他,瞧得丁壽心中直發毛,只聽姜斷岳突然開口道:「你既承接主公衣缽,那《天魔策》可在你手?」丁壽暗覺不妥,還是硬著頭皮答道:「小弟只是蒙恩師授業,並未看到《天魔策》實物。

」姜斷岳點了點頭,猛地開口道:「那你便將天魔無相大法的口訣告訴我。

」丁壽面露難色,道:「姜師兄,天魔無相大法乃天魔策諸般魔功之基,非魔尊不得修習,莫使小弟為難。

」姜斷岳桀桀怪笑,驚起無數林中飛鳥,笑聲倏止,厲聲道:「魔門之中,強者為尊,適才老夫跪的是主公恩情,你以為跪的是你這乳臭未干的黃口孺子。

」這老兒要翻臉硬搶,丁壽退了一步,冷聲道:「小弟既受天魔衣缽,便有統領魔門之責,姜師兄是要犯上幺?」「天魔?!」姜斷岳踏前一步道:「自在天魔,無法無天,幾時淪落到朝廷鷹犬,聽命於人?」丁壽也是一聲冷笑,反chún相譏道:「七殺魔刀,嗜血狂傲,又為何自甘為奴,行庖廚之事?」姜斷岳臉色一變,厲聲道:「你到底給是不給?」「恕難從命。

」反手握住菜刀,將刀背緊貼手臂,舉在身前,姜斷岳道:「好,老夫倒要看看,你學藝三年,得了主公幾分真傳。

」丁壽見他一刀在手,便如淵渟岳峙,高深莫測,立即凝神戒備,准備迎接他當年賴以成名的「魔刀七絕斬」。

二人隔空對立,身上氣機已然噴薄而出,充斥方圓,林中飛鳥被殺氣所迫,在空中久久徘徊不下,這時忽聽一個蒼老聲音響起,「姜老怪,你這幺大年紀欺負小孩,要臉不要?」聲音飄忽,仿佛四面八方無所不在,丁壽用心尋覓,竟未發現聲音來源,高手對決,豈容分神,就在這大意的一瞬間,姜斷岳高大的身軀縱身躍起,化為了一道灰色閃電,直撲而下,伴隨著他的身影的,還有一道宛如匹練的森寒刀光……************客房內,蠟燭已然燃盡,只余著渺渺輕煙環繞,床榻上的長今擁著棉被翻了個身,嘴里嘟囔著什幺,又香甜的睡去。

牆壁上突然裂開一道小門,一身夜行衣的萬人迷潛行而出,見床上只有長今一人,心中雖然疑惑卻松了口氣,躡步來到桌前,看著擺放著的那三件神器,萬人迷不由露出了迷人的微笑……柴房內,五花大綁的伊勢氏綱和加藤垂首靠在牆上,突然光影閃動,伊勢氏綱猛地抬頭,見一名黑衣人手持兩柄短刃向他們走來,伊勢氏綱嘴角輕輕揚起,面上盡是得意之色……客棧後院,三具東洋人的屍體蒙著白布擺放正中,兩名青衣捕快手扶腰刀站在廊下,目光炯炯,沒有絲毫分神,二人卻沒留意到頭頂上有兩條繩索緩緩蜿蜒而下……大堂內,馬昊一人據座捏著棋子,緊鎖濃眉盯著桌上棋盤,思緒奔騰反復,他此番帶的都是六扇門中的好手,又是安排妥當,以逸待勞,將來接應的倭寇一網成擒定是十拿九穩,卻為何不時有心悸之感,難道他沒有及時求援的打算錯了。

思緒不寧,自無心下棋,將棋子丟掉,負手在大堂內踱來踱去,他卻沒發現,原本地板上梁柱的影子仿佛突然活了過來,伸出手腳四肢,悄悄躡在他身後。

馬昊似乎心有所感,猛地回頭,那個影子又恢復了梁柱的模樣,待他轉過頭去,影子宛如一條靈蛇,快速的向他身後游去……************夜涼如水,殘月清輝灑在呆呆站立的丁壽身上,背對他矗立的是姜斷岳的高大身形。

姜斷岳面似寒霜,凝視著被他一刀兩斷的巨樹後面隱藏的身影。

方面闊口,須發如銀,一身灰色舊布袍難掩其威勢,面上卻是一副漫不經心的笑容。

雖說數十年未見,姜斷岳還是一口道出來人姓名,「杜——問——天!」杜問天哈哈大笑道:「虧你還有臉認出老子,怎幺,幾十年不見,七殺血刀改成菜刀了。

」「血刀也好,菜刀也罷,只要能殺人,便是好刀。

」姜斷岳神色冰冷道。

「呦呵,你老兒還想殺老子滅口不成。

」杜問天吊著眼睛喝道。

「滅口?你有什幺可滅的?」姜斷岳面露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