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死而復生(修錯)(2 / 2)

胤礽沒有回答富爾祜倫,沉默中,眉宇間的冷酷欺霜傲雪。富爾祜倫總還是毛頭小子,嘴角的笑在胤礽清冷的注視下漸漸有些掛不住了。胤礽掉轉方向,大步前行,眼中的清冷因為內心的震驚就快要結冰了。

******

乾清宮暖閣里的御案前,皇帝擱下手中的朱筆,批閱了一段時間的奏折,著實有些累了。

站起身,伸伸胳膊,抖抖腿,剛柔並濟打了一套操,舒展了身體後,皇帝叫進梁九功,詢問武英殿那邊進行得如何?

胤礽與富爾祜倫過去旁聽議政王大臣會議,梁九功也派了手下的小太監奉命在武英殿外候著。如果會議一結束,小太監就會先行回來稟報,所以胤礽他們還未見上皇帝,皇帝就已經大致了解情形了。

皇帝問話一出,正巧小太監氣喘吁吁剛跑回來,聽過小太監的稟報,皇帝轉而問起梁九功,「大阿哥可是還在書房?」

梁九功蝦腰俯首,乘機掩飾眼中轉瞬即逝的笑意,恭順地應道:「回皇上,大阿哥每日的功課不經您過目,大阿哥是不能出宮的。」

皇帝的虎口把住自己的下顎,拇指、食指收攏磨蹭硬實的胡須,略微沉吟。收回手,背負身後,皇帝方步踱出,同時吩咐:「朕要去瞧瞧阿哥們,交代下去,讓太子與純親王直接過去皇子們的書房。」

就快靠近皇子們學習的院落,皇帝打了手勢,御前侍衛們院門前守候,梁九功輕手輕腳前頭開路,皇帝則慢悠悠從一側繞行,站到了書房的窗戶旁。

十一皇子胤禌是宜妃之子,也是五皇子胤祺、九皇子胤禟的胞弟,五月即將虛滿七歲的他開春時也正式入學,與皇兄們一道同進同出書院。

今日值守的漢文師傅是新春後剛擢升為內閣學士的王掞,康熙九年的進士,入選庶吉士後,深得翰林院掌院學士熊賜履所器重。成為皇子書房的漢文師傅,也是熊賜履保薦推舉。

其他皇子們按照入學先後順序領了相宜字數的楷字功課,正安安靜靜、認認真真書寫。而胤禌先不習字,王掞帶著他誦讀《三字經》,王掞一句,胤禌跟一句,低沉的嗓音與清脆的童聲此起彼伏,配合融洽。

皇帝稍偏腦袋專注地聽著,眉眼彎出欣慰。聽到胤禌讀錯時,心里忍不住糾正;聽到胤禌無誤時,心里又劃出悅浪。

待胤禌讀完,皇帝示意梁九功。梁九功及時現身,亮嗓子宣布皇帝駕到,王掞及皇子們大吃一驚,忙不迭齊聚過來行禮見駕。

皇帝正位坐下,叫過胤禌到跟前,「朕聽了有一會兒,讀得不錯,往後再接再厲。」

胤禌長得是圓乎乎的白白胖胖,一笑,五官都眯在了一起,「謝汗阿瑪誇獎。」

隨即回頭瞅向身後側的胤禔,小聲問去,「大哥,汗阿瑪都誇我了,今兒不能打我屁股了。」

皇帝訝異,抬頭看向胤禔。胤禔臉色如常,嚴肅認真,「只要我在書房,不守規矩的,就是要挨打。」

胤禌扭向皇帝,可憐巴巴的樣子,「汗阿瑪,我今兒挺乖的,不信,您可以問師傅。」

皇帝拉過胤禌,和藹地拍拍胤禌的小胖手,「聽兄長的,若是沒學好,朕罰得更厲害。不過,今兒你表現好,朕回頭差人給你送獎品,以資鼓勵。」

吩咐王掞繼續考查皇子們的書寫功課,皇帝把胤禔帶到院里的梧桐樹下。梁九功利索地往石凳上鋪好石青錦緞坐褥,原本干凈的石桌也重新擦過,這才恭請皇帝坐下。

皇帝接過胤禔呈遞過來的一篇楷字,粗略掃過。比之胤礽,肩背相望,就連胤祉,也尚有差距。不過,原本書房里一筆一劃准確精到練出來的點畫倒是逐漸拾了回來,長進不少。

胤禔垂首,等著皇父訓示,梁九功卻在這時,小碎步上前。

「啟稟皇上,太子殿下與純親王已至門前候著,等待召見。」

「哦,」皇帝放下手里的楷字,「讓他們進來。」

原本一直氣定神閑的胤禔,霎時眉尖攢緊,垂於身側的兩手攥緊了拳,又快速地松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