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2)

清平樂 若花辭樹 1363 字 2020-06-09

這一年乃是泰始四年。這一年不論中原亦或突厥皆發生了不少大事。

首先便是,失蹤三百余年的傳國玉璽到了夏帝夏侯庚手中。傳國玉璽是死物,不可充作精兵良將,亦不可用以平定天下,但它所代表的含義,卻可令天下歸心。

大鴻臚魏會,擅揣摩人心,皇帝將受命於天的詔書一下,便立即上表,請朝廷修編新歷。皇帝欣然應允。

所謂歷法,乃是朝廷頒布用以計時之物。幾日為一月,幾月為一年。自古便以月亮變化為准,以定月份,但月亮的變化每月都有一點偏差,一年兩年可忽略不計,時日一久,這小偏差就成了大差距。此時,原先用的歷法,已有了比較大的偏差了。

魏會這一表上的正是時候,既摸准了皇帝欲將自己的地位推向正統,又恰好能彌補舊歷不足。

至泰始四年末,新歷編成,皇帝親自命名為「泰始歷」,頒布天下,命天下萬民,皆以泰始歷為准。將正統的思想,通過歷法,深刻人心。

泰始歷一事,乃是傳國玉璽的余潮,在人心所向上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若說傳國玉璽所起作用不是一朝一夕立現,接下去兩件,便是頃刻間傳遍天下的大事。

其一,楚越四年戰亂終止,在樊城之役中,楚國猛將王稽大敗二十萬越軍,越國頃刻間無與楚國相爭之力,越帝成括無奈下詔投降,願以楚帝為上國,世代稱臣,永不悔改。

其二,乃是突厥部族□□,突利殺了都藍,成了突厥諸部新可汗。

「臣居突厥八年,曾見突利數面。此人剛暴,勇而多知,務於征伐,他主突厥,大夏之北便多了一條虎視眈眈的餓狼!」大鴻臚魏會站在殿中慷慨陳詞。

大鴻臚,轄諸王入朝、郡國上計、封拜諸侯及少數民族首領等,太平年代非要緊之務,到了本朝,卻是緊中之緊,滿朝上下,除魏會,無人堪當此任。魏會對突厥極其了解,他精通突厥語,熟知突厥風俗,乃至突厥各部間矛盾與淵源亦知之甚詳。

故此,魏會此言一畢,並無人懷疑他話中真偽。

大將軍魏師抬眼看了看魏會,朝夏侯庚稟道:「南朝那里,拖不得了。楚軍凶猛,若不趁此時大戰剛息,兵疲將乏之際出兵滅楚,待它緩過氣來,只怕那時,世上已無越,只余楚國獨霸江南了!」

如今正是南北不得兼顧之時,伐楚,恐突厥背後偷襲,顧北,則楚國必恢復,興許還能讓他統一江南。

御史王業沉吟道:「倘若我大夏立即以為都藍可汗報仇為由,出兵突厥,可否速戰速決?」之後,再不做停歇的發兵伐楚。

魏師一笑:「王御史之計雷霆萬鈞,看著的確漂亮,可惜,說人長短是你專長,邊陲兵事就不是你能置喙的了。即便傾我大夏一國之兵,也難向南北兩處強敵一同用兵!」

魏師久處高位,為人傲慢,說起話來,毫不留情。王業臉色漲紅,就要張口怒斥,便聽得魏會謙和道:「王御史有所不知,」說著,朝上首夏侯庚所在拱手一揖,「臣失職,密報傳來之時,突利可汗已穩定突厥,再無乘隙而入的可能。臣以為都藍可汗與大夏交好,且這數月一直將眼睛盯在長江以南,便忽略了北邊夷狄,致使如此□□,臣慚愧。」

聽他如此言語,王業默默咽下了將要出口的斥罵,轉而要攻訐魏會疏於職守,便又聽皇帝沉聲道:「既是□□,誰能率先料到?魏卿無需自責,為今之計,是南是北,先下決斷!」

王業頓時低首消聲。

皇帝說了要下決斷,這決斷卻不好下,朝上一半意圖伐楚,一半主備戰突厥。

後方不穩,前方何圖?然問鼎天下之功耀又著實令人不舍。夏侯庚本人就不是不知兵的人,然此次,實在不好下決斷,主要是,兩方趕得著實太巧。夏侯庚不是當年只顧打勝仗的大將軍了,他要做的是統觀全局!

外頭天況寒風凜凜,殿中諸公面紅耳赤,一個個寸步不讓。最終,夏侯庚拍案道:「備戰南征,大將軍魏師,率軍二十萬,列兵淮南,征東將軍趙康,揚州刺史楊禮都督上柤;驃騎將軍楊為哉,大鴻臚魏會,立即前往隴西,調兵遣將,固守北陲。」

如此安排,稱得上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