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因果鏈(下)(2 / 2)

星辰之主 減肥專家 1572 字 2022-07-11

只不過,最早單純是想來做禮祭古字的練習,順便熟悉一下天淵帝國通用語,做些比較對照。

卻不料「途經」夏城的時候,意外找到了自家老爹早早為他准備的教材與功課。一下子,他的必修課內容就變得分外充實起來。

禮祭古字的練習肯定是不能丟的,那種大時空尺度上的觀察,透徹生滅,推演古今,是遺傳種窺伺、模仿神明的獨特視角;也是羅南對地球本地時空、霧氣迷宮、深藍世界所共同組構的復雜時空結構進行解析勘測的極好工具。

也許,終極答案便在其中。

只是,老爹親手設計的基礎教材,羅南也絕不願意擱下。

不可否認,最初羅南的學習動力,來自於對父親留下信息的強烈好奇心和親近心,也是基於他長年誤解憎怨一朝開釋而產生的歉疚情緒。

羅南早已具備對外接神經元資料庫「天梯四級」的查閱權限,又在中繼站「親身體驗」天淵帝國的戰斗生活,他並不認為,父親設計的初級課程,會有多高的難度。

他原本的打算是:教學動畫認真看,課後習題加速通。早期階段,也確實是這樣,相關習題對他來說幾無難度可言。

可很快,隨著課程深入,基於「天淵帝國通識四學二十科」的百年序列知識體系在他眼前逐步打開,曾被梁廬評價為「獻祭常識的偏科怪」屬性,慘然浮現。

羅南發現,他嚴重低估了「百年序列」知識體系的學習難度。

「百年序列」的體系核心,建構在天淵帝國「四學二十科」的通識教育基礎上。四學,即文化、社會、技能和真傳四大類。

下面又各分五科,二十個大科目,涉及文法、數學、政法、工程、軍略、內修、造物等等,是一個成熟的遺傳種星際文明正常運行乃至自我提升,所必然涵蓋的幾乎一切基礎知識技能。

在這么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中,成長於原生星球上的行星級文明初學者,完全沒有自矜的資格。

羅南也一樣。

他是有超凡力量,卻不等他全知全能,終究會有強項弱項。淺白卻涵蓋甚廣的理論知識,單獨看來也還罷了,一旦綜合提煉,再涉及一些實操環節,就能讓人心態炸裂。

羅南目前接觸的日常習題,都算是開卷測驗。可就算他把相關知識全扒拉一遍,都找不到現成的標准答案,必須認真琢磨研究。

這些題也不算是偏奇險怪,但對於所涉內容的組織非常精到,往往是做了幾輪下來,回頭再看當初的知識動畫,就有一番全新的認識。

題目出的高明,證明出題人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也非尋常可比。羅南越學越深陷其中,越學越覺得奇怪。

就算目前他接觸到的這些知識都還比較初級,但能夠廣涉博引,綜合考察又不偏於險怪,便證明出題人對這一層次的知識,已經到了非常精熟的程度。

羅南一度以為,這是自家老爹從外接神經元的龐大資料庫里找到的題庫。

但是隨著他刷的題越來越多,各類題目中,不斷出現的與地球本地時空相關的信息,讓他這種想法動搖了。

如果只是簡單的切換一下背景,還能說是做一下換皮工作。可其中大量涉及的兩種知識體系之間的異同、辨析,證明出題人對這一領域已經有相當深入的思考。

如果僅僅是文史數理方面的知識也就罷了,直指修行根本的真傳學科題目,也非常有水平,這就讓羅南不得不懷疑:

他老爹,羅中衡,一身實力究竟到了哪一步?聯想到90年那一場非常規巡游背後的邏輯,是不是真到了讓李維忌憚恐懼的層次了?

可這樣的羅中衡,為什么會在里世界默默無聞,幾乎沒有留下半點痕跡?

是有意隱藏?如他在最後留言中所表示的那樣,保持隱忍和潛伏,以實現最終的目標?

如果真是如此,當李維攜深藍世界掩殺過來,便應該是計劃成敗的關鍵時刻。而當時的記載,為什么那么平淡?

至少沒有體現出任何決絕的沖擊震盪。

羅南固然已經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兩人之一,但他並不會輕視別人。在他看來,換了任何一位超凡種,但凡有決絕之意,就算李維是帶著深藍世界壓過來,也絕不可能在無聲無息中消亡。

當然,90年的具體情況他還不是太了解,相關的疑問,也只能像橫在心口的一點刺芒,等待慢慢摸索、定位,看最終能否得到解答。

現在,羅南只能繼續做題,繼續學習,通過這一過程,層層剝離知識和信息缺項所形成的迷霧,直至觸碰到可能存在的清晰因果鏈條。

在貨艙里悶頭做題,時間幾無意義。

冷不丁的,通訊手環微微震動,來自於何東樓。

羅南看表,距離他提出要求,都要四個小時過去了,真不知道該評價他認真好,還是慢待好。

嗯,看樣是認真了——何東樓並未直接打電話過來,而是先發過來了一組電子資料。是以塊區組合的形式,將大量文字、圖片和視頻精心設計整合到一個頁面中。

這些資料的收集,定然不是一時一日之功;作為總說明書的演示頁面,脈絡清晰,選材得體,設計老道,一看就不是何東樓的手筆。

要么是以前就有的成型資料;

要么就是得到某些人授權後的專業手筆。

羅南得出初步結論的時候,何東樓才打電話過來,嗓音很是輕細,尾音還在打顫:「這是我能找到的最詳盡的資料了,那個,我就依據這些資料,大概說一說?」

「嗯,可以。」

羅南將資料頁面返回到最初,注視開端部分,那里的核心區塊,正醒目呈現一幅三人合影。他對這張合影有些感覺,下意識開口:

「這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