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章 劉備之所以風生水起 皆因重用趙雲之故(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無限之開荒者最新章節!

逍遙谷。

此時南瞻部洲東土三國戰火連綿,肖鵬等人也看得是大呼過癮,當然,不是因為各武將的勇冠三軍,凡人打架在他們看來,不過小孩耍鬧罷了。

他們看的是各方謀士的奇謀妙計,不消多說,其中最出彩的便是諸葛亮、賈詡、龐統等一干肖鵬耳熟能詳的頂級謀士。

讓肖鵬驚喜的是,這一世的諸葛亮采取了魏延的建議,偷度子午谷,奇襲長安成功,讓肖鵬是大呼痛快。

原史中由於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的建議,兵出子午谷,而采取了避堅攻瑕的策略,北出天水,東出祁山,結果六出祁山不建其功,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這是肖鵬一直以來的遺憾。

可結合如今的局勢,肖鵬終於明白,原史中不是諸葛亮不知道兵出子午谷的好處,而是那時候他們荊襄已失,隴坻無援,不敢冒此奇險。

諸葛亮本就是采取的以攻為守之策,既不敢冒險以徼不可必之功,又不敢徑犯長安重兵之地,只好定下了守成之策,這也是「諸葛一生惟謹慎」的由來。

而此時荊襄之地尚在自己手中,隨時可得到增援,自然敢發奇兵以度子午谷,直取長安。

隨即黃忠在定軍山陣斬夏侯淵後,率軍趕到,發動了閃電戰,乘魏兵新敗,前敵未知,令部卒穿了曹兵衣甲,充作敗兵,直到了潼關賺過徐晃,順利奪下關隘。

在漢魏之戰中,漢軍節節大勝,曹操損兵折將,頹勢立顯,這一世的漢國與原史的蜀國可不同,此時劉備麾下文有諸葛亮、龐士元、徐元直等一眾頂級謀臣。

武有關羽、張飛、黃忠、馬超、馬岱、魏延、姜維、趙雲夫婦等世之猛將,後勤軍備還有諸葛夫人黃月英所造之機關獸與諸葛連弩,且挾荊益二洲資源,焉有不勝之理?

便在魏國節節敗退之時,賈詡向曹操討令,親赴東吳,以一條三寸不爛說服了孫權出兵攻荊州。

呂蒙並陸遜定下了「白衣渡江」之計,卻被趙雲識破,遭致大敗,損兵折將,這又讓肖鵬浮了一大白,對董仲舒轉世之趙雲的表現滿意無比。

肖鵬認為,劉備這一世之所以風生水起,徹底改變了原史中的局面,最大的原因便是因為重用了趙雲,原史中趙雲雖文武雙全,一身是膽,但終究沒能得到重用,一直是作為劉備保鏢存在。

而這一世,幾次歷史的重大改變皆是因為趙雲,首先趙雲識破了曹操以徐母誆徐庶入許都之計,並親身赴險救出了徐母,令劉備不至失了一個頂級謀士。

其次,因為徐庶的存在,令諸葛亮與龐統得以和睦,使龐統沒有如原史中一樣身亡落鳳坡。

第三因趙雲與馬雲祿婚姻之故,使得荊州軍與西涼軍順利融合,不分彼此,馬超亦盡心竭力。

而第四就是這白衣渡江了,當然,今世歷史的改變也不僅僅是因為這幾件事,也有曹操未重視劉備,而當初明攻荊州,實則暗襲江東的原因,雖避免了赤壁之戰的大敗,卻也保存了劉備荊州基業。

白衣渡江可以說是一次三國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奇襲戰之一,是原史中由呂蒙與陸遜共同實施的針對關羽的一次大戰。

也因此讓呂蒙摘掉了「吳下阿蒙」的帽子,博得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青史留名。

先是呂蒙抱病,推薦陸遜接手軍隊事務,陸遜以其名聲不顯,關羽必不防備,加上托書示弱,關羽為人驕橫,自然落到了這個圈套之中。

最後關羽在重奪荊州無望之下,只得率領余下殘兵退守麥城,最終因矢盡糧絕,被俘被殺。

具體情況是呂蒙裝病,由陸遜代守陸口,關羽得知後不再防備江東,將荊州大部分兵馬調走,呂蒙派軍士偽裝成客商,騙過荊州守軍,長驅直入,白衣渡江,兵不血刃的奪取了荊州。

這也間接導致了劉備發六十萬大軍為關羽報仇,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歸,使得蜀國就此衰敗。

然而這一世……諸看官且聽大鵬一一道來(一股濃濃的說書味,汗)……

……

話說關羽坐鎮荊州,招兵買馬,積草屯糧,立意與建安皇帝報仇。

只因諸葛亮西出秦川,曹軍勢力尚盛,自己一時盛怒之下,絕了東吳的交情,倘若荊州方面同時發動攻擊,兵力既恐不敷,樹敵尤其可慮,又兼劉備三令五申,時加儆戒,是以按兵觀釁,暗地籌防。

中間聽著龐士元的主意,命張苞關興,分路進窺河洛,張飛援應雙方,因之諸葛亮得以乘機恢復關中,盪平並地,聲勢十分浩大。

依著關羽的意思,便要起兵進犯許都,與徐庶切實商議,卻被阻止,「君侯請息遠征之思,先求近攻之策,昔人有言,螳螂捕蟬,不知黃雀在後,昔吳方入郢,而越即入吳,願君侯深思,曹氏之不可猝亡,而江南之近在肘腋也。」

關羽不解道:「元直何以肯定江東一定會乘虛襲我?」

徐庶侃侃而談,道:「自主母凶終,吳漢之交已絕,彼既絕我,定當附魏,既已附魏,則魏存吳亦存,魏亡吳亦亡,魏勢日危,又豈是他江東之福?」

「孫權限於危急存亡之際,怎會不助曹以謀我?謀我之道,非出夏口以圖江陵,即由夏以窺巴陵,勢之所必至,理之所必然。」

「勝則足以窺長沙,不勝亦足以擾我響應雍梁之卒,便如我之窺河洛以掣援關輔之曹軍也。」

「江東文武輯和,將吏精銳,合肥戰勝之後,即從事休養,元氣盎然,兵力充足,若以援曹之故,溯江上犯,定不可等閑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