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七章 無與倫比的眼光!(1 / 2)

美夢時代 俊秀才 1659 字 2020-08-07

蕭奇要收購的香港國新銀行,隨著近段時間港股指數的暴跌,日子也不是很好過。

香港就那么巴掌大一塊的地方,光是國際巨頭就有中銀、匯豐、渣打、花旗、摩根士丹利……等等,另外還有一些中大型的本地銀行,國新銀行排位都在二十名上下,市場占有率根本算不得什么。

也就是他們是幾十年的老牌子了,平日里又沒有出過錯,所以不少老儲戶還是相信他們,新的年輕人都是被這些大銀行給吸引走了。

成熟銀行的最賺錢業務,並不是存款和貸款的利息差,靠著這個掙錢作為最大收入來源的,基本上都是沒本事在更高一個檔次上掙錢的銀行。

他們真正做的賺錢的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包銷各種債券,第二個就是做ipo上市,第三個才輪得到金融衍生產品的兜售。

在成熟發達的國家,債券是每個地方政府和每個公司,都會考慮發放的東西,但一般來說,這些債券都不會是他們直接來發放,而是通過銀行來發放債券。

因為在投資者們的心中,這些債券到底值多少錢,到底有什么風險,肯定不能聽這些債券發起者的說法,因為他們肯定是說自己的東西好,王婆賣瓜都還知道自賣自誇呢,更何況他們是想要在投資者的手中得到錢財。

故而銀行的中間作用就很大了,發行和擔保都要靠銀行來做,換句話來說,超大的有實力銀行甚至有權利決定這些債券的價值。

比如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不好,他們想要發行的債券票面價值是100,但銀行只肯以60元一張的價格去做發行,多出來的就是銀行自己吃了,因為這個事情銀行也是承擔著風險的,他們覺得自己該吃這么多。

如此算來就夠厲害了吧?

發行1億的債券,直接4000萬就被銀行吃了,真正到公司手上的就僅僅是6000萬,這種生意容不容易賺錢?

至於第二個ipo上市,那更是銀行的主要利潤點。

一個公司想要上市,那么就需要有市場操作經驗的銀行,替他們搞定一切有關於上市的手續、程序問題,這樣他們基本上就用不著去涉及自己不熟悉的方面,坐等著公司上市後收錢就行了。

但銀行可不是在白做,他們收取的報酬也是非常昂貴的,通常都是以1塊錢的價格,買下10或者20的原始股份,等到這家公司上市之後,股價大漲,通常一轉手就是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利潤——美國銀行做建設銀行的ipo就賺了數百億的人民幣!這比搶的都來得快!

第三個的金融衍生產品,是最近幾十年興起的一種事物,但是發展得非常的快,做得好了完全可以賺得盆滿缽滿,比前面的兩周都還要賺得多。

但這種金融衍生產品需要的專業精英,就不是一般銀行能負擔得起的了,只有高盛、花旗、美林等等巨頭,才能夠養得起他們,才能通過他們做出來的金融衍生產品,全世界各地的到處騙錢!

可憐的是,這三個好事兒都輪不到國新銀行,他們根本就沒有實力,沒有名氣,別人根本不會因為上面的三種事情找他們。

他們現在為止最大的利潤來源,只不過是同行間的利率拆借,每年的利潤算下來僅僅是幾億不到。

其實正常的小銀行,利潤就只有這么多,不過不到5的資本回報率,讓兩大股東陸家和黃家非常的不滿,特別是如今網絡科技如此如火如荼的時候,他們都想要投入新的領域,賺取大筆大筆的金錢,總比每年吃得飽卻富貴不了好多了。

他們的這種心思,在隨著國新銀行不斷的股價下跌,已經是到達了頂峰。

招商銀行一直在永隆銀行和國新銀行之間來回的談價格,兩家銀行都是知道的,而且香港的銀行界也都是知道的。

兩家銀行都是私人家族銀行,可是地位和檔次不同,自然底氣就不一樣。

永隆銀行排得到香港銀行的前十名,規模非常大,自然想要賣一個好價錢。

可國新銀行不一樣,它的規模那么小,大股東們自然是希望能有一個合適的價格就可以出手了。

但招商銀行又不是傻子,眼看著隨著次貸危機,香港受到的沖擊會非常的大,當然樂意再等到價格再低點的時候再說。

於是這段時間招商銀行的各種接觸,反而是停頓了下來,讓兩家銀行心里難免有些揣揣。

於民偉給蕭奇來過電話,說明了其中的緣由,蕭奇自然是完全贊同。

現在一來逍遙商城的顧客們都還沒有習慣逍遙錢包,沒有建立起足夠的信用度;二來逍遙大廈都沒有修建好,買下銀行後也是沒有辦法開展業務的啊,更別說那進入內地省份的各種審批了。

差不多半年之內能把銀行一系列的事情搞定,已經是非常順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