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八三章 藍寶石屏幕(2 / 2)

美夢時代 俊秀才 1606 字 2020-08-07

「昨兒小韓從美國把12塊屏幕的樣品帶回來,我們就組裝了試一試,發現屏幕基本上符合要求,無論是堅硬度還是柔韌度,都非常的不錯!在經受一般撞擊,比如是摔落地上的時候,手機屏幕都不會碎。」鄭平飛笑著道,「真不枉費我們前後一共出了1億7000萬美金的研發費用啊!」

「可是因為如此,我們的成本也就高了。」韓晨接著說道,「我們用的康寧東方公司的鋼化玻璃,現在是2.5美金一塊,但換成了這種藍寶石鋼化玻璃,成本最少一下子會猛增到10美金一塊,雖說對整體成本的影響不大,可總的來說,翻了三倍的單個零部件成本,還是有些不劃算的。」

蕭奇笑著點了點頭。

相對於一部dreamstars接近400美金的毛利來說,增加7.5美金是沒有什么,可從技術研發人員來說,不斷的設計出更便宜更好用的零部件,卻是他們一直努力的目標,而不是一味的用高價的零部件去讓手機進步。

但在蕭奇來講,把康寧的鋼化玻璃換成藍寶石鋼化玻璃,是肯定有必要的。

現在已經用到了康寧的大猩猩玻璃,這種被用在直升機上面的鋼化玻璃,在堅硬度上還不錯,但那是建立在直升機正前方那么大一塊整體的鋼化玻璃的基礎上的,手機屏幕因為很小,也就是三五英寸,所以在抗摔打性上面還是有所不足。

這也是為什么即使是到了2013年,無論是蘋果還是三星的手機,都經常有屏幕摔壞的情況發生的原因。

可是現在蕭奇手里的藍寶石玻璃就不一樣了,它之前是用在最高端品牌——vertu上面的,經過了這么多年的使用證明,人家就是摔不壞!

當然了,vertu的成本和售價也不一樣,幾萬一部是尋尋常常的事情,所以它們才能用藍寶石玻璃。

蕭奇一直在想著不斷讓自己的手機超越別的手機,這一方面是在軟件和內部配置上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自然也就是硬件的使用了。

這藍寶石玻璃就是其中的一項。

早在2008年,dreamstars上市之後,蕭奇就開始去尋找做藍寶石玻璃的廠家。

他記得能生產藍寶石玻璃的廠家並不多,美國有兩家、法國有一家、德國也有一家。

為了方便著想,蕭奇找到的是美國的一家公司叫科勒光學,他們雖然也有藍寶石玻璃的技術專利,但因為成本的原因,藍寶石玻璃在大規模商業用途上還是很滯後的,所以基本上他們都沒有怎么生產,更別說研發了。

沒有辦法,蕭奇只能是和他們合作,自己注資進去進行藍寶石玻璃在手機上使用的研究,前前後後一共派了十二個技術人員過去,又投資了1億7000萬美金,這才在兩年之後拿出了成品。

因為仙女公司投入了巨大的研發費用,故而這個藍寶石玻璃的技術專利,現在有70%都是屬於仙女公司的,只剩下30%的專利是科勒光學公司。

但科勒光學公司已經是非常滿足了,要不是從一開始就和仙女公司簽訂了合同,他們現在早就拿著這塊藍寶石玻璃,去給各大手機廠家兜售了。

科勒光學公司也沒有吃虧,一旦能通過仙女實驗室的測試,能夠進行量產化,那么仙女公司就會和科勒光學公司聯合建立一家生產工廠,地點就放在越南,專門生產dreamstars所用的藍寶石鋼化玻璃,然後按照占有的技術專利和股份比例來分成。

而且仙女公司也答應他們了,兩年之後,他們就可以去接別的公司的訂單,前提條件是有人願意出這么高的成本來訂。

可就算是沒有別的公司的訂單,想一想仙女公司每個月1300萬部的dreamstars,科勒光學就覺得心里一片踏實,態度積極得很。

至於為什么蕭奇不收購科勒光學,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這個技術基本上仙女公司已經掌握了。

前前後後派去的12名科研人員,他們本來就是光學玻璃專業出身的精英,再經過這么幾年的努力學習和研發,已經把藍寶石玻璃的專利技術吃得通透。

等到他們回來在仙女實驗室的優良條件支持之下,再研究一兩年,就可以自己拿出新一代的藍寶石玻璃,到時候自己就能生產,又何必去吞並一家美國的公司?

況且科勒光學的攤子鋪得很大,前前後後的欠債都超過了3億美金,多數都不是仙女公司能用到的,一點兒也不專精。

買下一家公司,跟自己創立一家公司,還是有差別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