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這世上哪有什么真假(1 / 2)

草根石布衣 中秋月明 1667 字 2020-12-30

組建起了臨時管理團隊的好處就是石澗仁可以隨時脫身開來。

繼續回到他早上做義務勞動,上班時間電視台和溫泉城各呆半天,晚上到圖書館看書的生活軌跡中去。

直到周六,整個溫泉度假城重新開門營業,當然這也是電視台宣傳片拍攝團隊考試的日子,石副台長從國家電視台請來的專家要做點評了。

丑媳婦始終是要見公婆的,哪怕心里再忐忑,十多名拍攝團隊成員還是早早的就來到單位,有幾個情緒過於不自在的居然在楊金瑞的倡議下,跑辦公樓後面搞勞動去了,難得來台里一趟的羅明遠當然也跟著去了,還說要把一周沒做的都補上。

石澗仁一大早就驅車回江州,親自到機場去接的胡蓉梅,哪怕是兩天給了五位數的辛苦費,石澗仁還是把這事兒定義為朋友之間的幫忙,所以就不該是司機來迎接。

從地震後平京采訪結識,到後來赤子之心拍攝請過來做制片人,再到石澗仁去影視集團混得風生水起跟胡蓉梅在工作上往來,一直都能保持友情為先的關系,胡蓉梅走出機場還給了石澗仁一個擁抱:「我就知道你回了江州,還是會搗鼓出更多東西的,聽說吳曉影都跑你這里當公共事務總監了,什么時候是不是也給我留個職位」

石澗仁既不隨口敷衍好好好,也不開玩笑說什么廟小了容不下大神,認真的給胡蓉梅分析:「再等等吧,你太過專業,在影視圈媒體制片等方面是個統籌能力很強的專家,而這個行業又是最與時俱進的,如果早早的請你來我們這里荒廢時間,估計多個一兩年就把你的專業統籌能力消磨不少了。」

胡蓉梅也許是戲謔,也許是客套,卻得到這么個回應,立刻認真的思索:「那你准備發展到什么樣的規模才用得著我」

石澗仁上了商務車介紹自己在江州的企業規模:「跨境貿易的電子商務公司是龍頭,但這個從無到有積累擴張的階段需要大量默默耕耘和資金消耗,也許在一鳴驚人之前將要經歷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磨礪,那么這個過程中,將有一系列的各種企業來為電子商務輸血,裝修、食品、農產品、酒店、景區,這些短期內能夠產生效益的企業都只是在為電子商務發展鋪路,因為我們不打算和其他的電子商務公司一樣尋求外部風險投資,我們想通過這樣一個龍頭帶動一大片產業,反過來電子商務又將反哺這些鋪路的公司,只有那時候,我們才需要媒體形象,需要真正站到整個市場跟民眾面前,我想你是最合適的。」

胡蓉梅側坐在航空座椅上,看著石澗仁好一會兒才點頭:「如果換做其他人這么說,我一定認為是在吹牛比,老娘我在平京每天都能看見一打還不帶重復的,但就是阿仁你說,我卻覺得是真實的。」

石澗仁自嘲:「我做人真成功遠景簡單說說,我們還是從實際點滴做起,安排是這樣,今天先過去見面給上上課,晚上回江州,距離上次拍電影來,我們又有了些變化,看看了解下,感受就像正在萌芽的孩子,也許過了牙牙學語該上學了,就該請你操心了。」

胡蓉梅居然說自己感到了壓力:「都小四十歲,本以為早就看清楚了這活著是為什么,結果你給我來這么一出,我還真得在四十而不惑,抓緊時間充實自己,也好,這兩年我孩子讀書挺讓我操心的,忙過這段我也可以全心全意知天命。」

石澗仁跟這位不需要啰嗦什么道理,但如果還在兩三年前肯定是沒有說服力的,這就是石澗仁長期以來的品性跟現在積累起來的實力體現,就算是有眼光的聰明人,也需要產業規模和資金實力這樣的硬指標。

路上吳曉影還打電話來給胡蓉梅,不知道在電話里面嘀嘀咕咕說了些什么。

商務車抵達區有線電視台的時候,已經中午時間,胡蓉梅的確是個事業型的,拒絕了品嘗本地口味的什么辣子兔,直接上樓去看東西,對菜市場後面的全國最基層小電視台也沒覺得有多瞧不起。

所以石澗仁還得叫在院子碰到的羅明遠去給買兩個盒飯上來,胡蓉梅已經蹬蹬蹬上樓了。

簡直就是夾道歡迎。

哪怕是中午吃飯時間,拍攝團隊的人基本都在辦公樓里,其他早就帶著後悔的意思想加入團隊的員工也在各自辦公室磨蹭,這會兒聽見下面車輛到達以後帶著標准平京口音的對話,就全都涌到樓道上來。

胡蓉梅不算漂亮,臉頰略瘦,頭發也不是很濃密的那種扎在腦後,但半高領羊絨衫扎在黑色七分闊腿褲里面,一看就充滿了文藝范兒,反正是小地方兩電視台主播都穿不出去的藝術干練味道,然後無論在電視電影劇組能夠hold住所有演職人員,還是在演唱會後台能管理所有復雜部門的那種傲然氣場,走在這八十年代建築里面,絕對是樓道上站著的這些員工需要仰望的,好像從首都來的專家就應該是這個樣子,還有人在後面忍不住發出了嘖嘖的聲音,反正胡蓉梅和石澗仁走上三樓,二樓要頓一下才立刻陷入議論紛紛,三樓的人則要看見那雙黑色馬丁靴消失在四樓台階也才能長舒一口氣,然後不由自主的又跟著悄悄擠著上去。

就在四樓新聞演播中心旁的編輯室里,這里有全台唯一的一台投影儀,哪怕投影燈泡都換過兩次了,起碼還是有足夠的投射面積。

胡蓉梅被石澗仁引導進去後,負責後期編輯配音等工作的五六名團隊成員還有七八個同事陪著的,立刻都站起來,大氣不敢出,後面的人擠在門口,伸長了脖子,三四十個人居然都沒什么嘈雜。

平京來的專家

這種巨大反差,可能是任何一個大城市的人都難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