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由淺入深的方法論(2 / 2)

草根石布衣 中秋月明 1718 字 2022-07-27

仿佛說只要讀書數量夠了,就能達到目的,這話其實有點忽悠人,再正確的道路,也要有正確的走法,明知道讀書有好處,可還是會有抬杠的說那誰誰誰不是大學教授么,讀書那么多,怎么人品敗壞,做事也顛三倒四,還有那誰誰誰……這種例子很多啦,不光有讀書沒能糾正品行的,還有讀書讀傻了的,我總結這都是書沒讀夠,不是這個破萬卷的數量不夠,而是種類、范圍和質量不夠,《史記》52萬字130卷,《資治通鑒》294卷398萬字,《文選》60卷差不多60萬字,而《三國演義》尋常版本24卷,字數比《史記》還多,四大名著加起來,字數大約等於《資治通鑒》,但大家應該同意我這個說法,讀完一遍四大名著,和讀完一遍《資治通鑒》是兩回事,沒有孰高孰低,而是這根本就是兩種人生屬性,讀錯了方向,真的達不到效果。」

就在落地窗邊,按照美術學院的說法,最佳的光影效果就是側面四分之三的角度,不知道是不是當過繪畫模特,石澗仁下意識的就會選擇這種角度,坐在北歐風格的淺木色圈椅上拿著黑色無線麥克風侃侃而談,黑色系的穿著打扮這時候反而顯得讓他二十六歲的年紀成熟深沉了很多,平添更多說服力,加上那種信手拈來的數據跟清晰思路,讓整個現場鴉雀無聲,只有他溫和而略帶笑意的聲音。

「平京出版社有套《大家小書》,都是名家所編,算是學術科普讀物,每本百來頁,這種書因為是提煉過專門給初學者看的,兩小時就能看完一本,輕快中學到很多知識,而有些百來萬字的現在流行網絡小說,讀完以後卻不能在讀者心里留下哪怕一個字,因為也能在幾個小時內讀完,純粹感官刺激的讀完,看過就算,沒留下一丁點知識含量,純粹是消遣,這樣的對比,不同的書看過後下筆如有神的區別就很大了吧?」

所有人都在點頭,連賈崇聖都稱是:「哪怕同一個作者,村上春樹的《夜班蜘蛛猴》跟《奇鳥行狀錄》讀過的都知道是倆概念,馬爾克斯的《一樁事先張揚的凶殺案》和《霍亂時期的愛情》也是兩回事,更不用說只喜歡讀武俠小說和博覽群書的區別了。」

石澗仁還是客氣:「任何書都值得讀,武俠小說有武俠小說的看頭,但重點在於你讀書是為了消遣還是為了提高自己,如果是後者,才是我們討論的這個意義上的閱讀,能夠讓你變得更好的閱讀,同時也是高效閱讀,這個年代就是講個效率,對不對?」

在座的基本上都是坐標書店的常客了,對閱讀肯定是深有體會的,不少人大聲說對,還有人急不可耐的高效率:「快說,快說,不會是且聽下回分解吧?」

石澗仁在輕笑中點頭:「其實很簡單,世上一切高效的事情,都是樂在其中,忘乎所以,全身心沉浸其中的,如果帶著我要學習什么的任務心態去讀書,再怎么讀,那必然看不了幾頁就開始上下眼皮打架,大腦皮層都覺得疲憊不堪的要去會周公了……」

已經有好多人忍不住大點其頭:「就是就是!」

石澗仁攤手:「只要被一本書迷進去了,效率沒法不高,沒法記不住,想忘都忘不了,那么結論就是,只要挑選自己喜歡的書,自己喜歡的作者,自然事半功倍,不用講方法就高效閱讀到廢寢忘食了,這就是高效閱讀。」

有人鼓掌有人懷疑:「可如果我需要閱讀的書,是專業上需要的呢,為了提高自己的書,管理學?外語?又或者什么文獻,那可由不得我來挑選書和作者了。」

石澗仁豎大拇指表揚這種質疑的態度:「對,只有極少數人是幸運的在從事自己樂在其中的工作行業,所以在此真的要提醒各位,謹慎擇業,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和勉為其難的工作做起來區別就這么大,前者幾乎是讓你會不由自主的鑽研成為高手,後者不過是糊弄生活,糊弄自己的活下去罷了,好,擇業這個話題我們可以換到其他時候說,今天還是說讀書,必須學習某種東西又看不進去的,建議先看最基礎的入門讀物,外語有日常對話,生活用語,管理學有酒店管理一百招,服裝店經營五十例,這種東西在行家眼里是嗤之以鼻的,但通常讀起來輕松,還能很快見效,這就是淺顯易懂的入門途徑,等逐漸建立起基本的知識結構,了解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以後,逐漸加深層次,感謝這個年代,我們能找到任何書籍,由淺入深的學習大多數專業,而不像武林秘籍一樣,非得拜師學藝跟個幾十年才能有點成就,起碼在普通應用科學范疇,大多數都能從閱讀中學到,如果連粗淺入門讀物都沒興趣看,那恐怕還是建議你換個稍微感興趣的行當,簡直就是在折磨自己跟書籍啊……」

這倒是淺顯易懂的把讀書道理給說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