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1 / 2)

方正化挺好找,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崇禎十五年的時候還曾被皇帝派到保定督軍。

此前被派出去督軍的太監不少,但多是落得個兵敗降逃的局面,往往同各地將帥面和心不和,最嚴重那次就是坑死盧象升的高起潛,成功加快了明朝滅亡的腳步。

可方正化不僅沒有失敗,反而與保定的朝廷兵將里外都和和氣氣的,據那邊的兵士說,這位監軍絲毫沒有天子內侍的架子,非常好說話。

現在的崇禎皇帝聽到這個事跡的時候也十分驚訝,這幾天來來回回研究了不少,最後才確定下來人選。

方正化好找,但李若鏈可就不一樣了。

這家伙雖然在崇禎元年是武進士,但在錦衣衛干了十多年,現在卻還只是南鎮撫司的堂上指揮,這個堂上指揮聽起來很牛掰,但其實是個芝麻綠豆一樣小的官。

南、北鎮撫司下設五個衛所,統領官稱千戶、百戶、總旗、小旗,一般軍士稱為校尉、力士,雅稱就是「緹騎」。

一般來說,堂上指揮這個職銜根本不算入流,就算勉強給分個等級,也就是在百戶之下,總旗之上。

盡管干了十幾年還是個不入流的小官,但李若鏈卻非常踏實肯干,經常為百姓請命,錦衣衛那可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存在,但李若鏈卻深受百姓和下屬愛戴,屬實不太一樣。

說起來,李若鏈這個人崇禎皇帝印象深刻,他是甲申之變中唯一一個有記載戰死城頭的錦衣衛官員,忠於自己定然是沒問題。

據說當時李若鏈抽簽分守崇文門,那是被人下了套子,安排到戰事吃緊的一帶,沒多久曹化淳打開崇文門投降,大部分的京營兵將都跟著出迎,只有李若鏈和副將董琦奮力死戰。

他們兩個,一人帶著少數京營兵士,另一個帶著少量錦衣衛,用自己的血肉做大明朝最後的捍衛者。

對於這樣的人,自然是要提拔重用起來。

最初一頭亂麻的慌亂過去之後,崇禎皇帝就在慢慢梳理頭緒。

現在什么事都不如保住自己的小命重要,辦什么事能有用那就要放手去做,我是皇帝我怕誰啊!

別看那幫東林文官滿口的仁義道德,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只怕都在殷殷期盼著在西安起兵的李自成,用屁股想都知道這幫書生壓根就不可靠。

現在的崇禎皇帝雖然不願意承認,但的確是太監更加可靠。

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把京城給抓在手里,沒有一個高效運作的首都,其它任何計劃都是空口說白話,無稽之談。

按崇禎皇帝的打算,就是准備把成祖爺爺搞的東廠再建起來,王承恩肯定是最好的人選,沒有之一。

除此之外,洪武爺爺弄的那個錦衣衛也要為自己所用,祖輩留下來給自己的當然要利用上,畢竟對付東林黨有奇效啊。

下一步就是要在大內找一些可靠機靈敢辦事的小太監,讓他們到處替自己打點事務、跑堂傳話,當然了,這些人一定要絕對忠心。

王承恩雖然忠心,甚至忠心到可以陪自己去死。

但他已經是大內總管太監,不久的將來還要他掌管東廠,皇宮里的老油條,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他都知道,辦事就像泥鰍一樣滑,事無巨細的還真不一定能讓崇禎皇帝滿意。

就現在看來,那叫李春的小太監委實不錯,可以多讓他出去跑腿歷練歷練。

「奴婢方正化(臣李若鏈),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人喊完半天卻沒聽到一點動靜,方正化抬起頭看倒不是說膽子有多大,只是他常常出入內宮,對皇帝和妃嬪都熟悉的很,並不懼生。

相比之下,第一次走進皇宮的李若鏈就顯得有些畏畏縮縮,趴在地上連大氣都不敢出,對眼前這位皇帝是又敬又怕。

「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