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1 / 2)

薊鎮一帶,在崇禎皇帝復建的旨意下達之後便開始大軍雲集,不斷有各部官軍來來往往,尤其薊鎮舊設鎮城,現如今已是車水馬龍。

黃得功在良鄉之役後敘功第一,時為定西伯的唐通敘功為第二,兩人由此而雙雙晉為侯爵。

在崇禎十七年年中旬的時候,唐通在京師宣勝之後被遣往山海關協守,黃得功被崇禎皇帝平台召見以後亦被委以重任,所部兵馬更是被崇禎皇帝金口欽賜為『虎山營』。

所以在當下的薊鎮一帶,各路官軍之中數量最多的還是要數黃得功麾下來自滁州、泗州的虎山營。

黃得功充任薊鎮新任總兵官,率領虎山營成為京師以北藩屏,如同剛來到京師勤王時的神武軍一樣,風光無限。

黃得功到任以後,立即著手在薊鎮城舊址開始建城,起先由於缺少金銀支持,崇禎皇帝便是從京師一帶差司禮太監和錦衣衛攜銀五十萬兩用於建城。

後來土石材料難以購買,黃得功向崇禎皇帝上報決定將周圍廢棄的屯堡以及烽火望台暫時拆除,用於新薊鎮城的建設。

薊鎮舊有墩台、烽火等三百余處,但均已廢棄多年,留之無用,這件事經過內閣大臣的商議之後,由崇禎皇帝親自點頭執行。

事實上,黃得功在受到聖旨之前就已經開始每天和兵士們同甘共苦,奮斗在第一線,聖旨到後更是日夜不停的搶築建城。

直到現在,總算是將薊鎮城完成了大半。

期間,曾有不少文臣對黃得功不接到聖旨便先行建城的想法有所微詞,在朝議上彈劾薊鎮總兵黃得功為軍不法,縱容屬下攪擾百姓,武夫弄權之事。

崇禎皇帝起初嚴厲訓斥了彈劾的言官,而幾日之後,翰林院修撰陳名夏泣血上疏,再次彈劾黃得功不法等十二事,在朝中引起轟動。

無奈之下,崇禎皇帝只能象征性的派遣錦衣衛與東廠緹騎前往薊鎮了解情況,但於此期間,崇禎皇帝並沒有解除黃得功的職務,反而明旨慰問,讓他不得因此事而對薊鎮事務有所松懈。

緹騎歸京之後,由東廠掌刑千戶李有成與錦衣衛千戶高文彩證實了東林黨徒彈劾之事均屬子虛烏有。

正朝臣大驚失色之時,內閣輔臣、工部尚書馮銓忽然出列,拿著早就准備好的奏章怒斥東林喜好朋黨之爭,糾劾東林黨陳名夏等十二人陷害忠良。

內閣首輔魏藻德繼而出列,言語之中,對陳名夏等人頗有微詞,順帶證實了前些時日恰巧在街上撞見陳名夏等人進出春風樓之事。

其後,東廠提督太監王承恩出面說是陳名夏等人在彈劾黃得功之後的前些日便想將家產移往南京,均被東廠人員查獲。

如此做派,顯然是心中有鬼,不打自招。

崇禎皇帝勃然大怒,當庭下旨將翰林院修撰陳名夏等十二東林文臣革職抄家,為首的陳名夏更是被誅殺三族,廠衛緹騎甚至分批次前往外地拿人以歸京成觀。

崇禎皇帝事後不肯罷休,嚴令東西兩廠與錦衣衛聯手徹查,再次查出東林文臣王立極等八人均有貪贓等不法之事。

相較崇禎年初皇帝濫殺重臣,這次雖然沒有幾個大官,但影響卻更為重大,由此而牽連的士子和基層官員達數百人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