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1 / 2)

「啟奏陛下,剛建不久的稅務司、鹽務司署備盡毀無存,內閣擬定的兩有司官員,只有十二人還留於人世,其余眾人,屍骨無存!」

「除此之外,據戶部初查,稅務、鹽務兩司署備之處損毀嚴重,數十戶百姓房屋傾倒,傷者不計其數,哀鴻遍野。」

「啟奏陛下,太醫院吳又可住處被毀,所幸他本人與家人出城采購葯材,這才無甚傷亡,可剛到京城的龐中謙在京城住處遭受波及,其本人及一干仆役盡數身亡!」

「啟奏陛下,數間商鋪被毀,崇文門附近街市堵塞難以暢通,臣請暫閉崇文門,派軍士把守疏通!」

崇禎皇帝起初還以為是自己點背趕上大地震,後來才知道,這特么竟然是人為的!

此時緊急趕到皇極殿的各部大臣和內閣諸臣都在不斷匯報各處情形,崇禎皇帝自打聽了第一句開始臉色就是愈來愈黑,直到現在,已經根本見不到任何表情。

作為皇帝而言,面對外敵的威脅,他必須要有更多的錢來打仗,才能保證自己還能在龍椅上坐下去,才能保證自己活著。

此時天下一帶最富庶的,還沒怎么被戰亂波及到的就只有江南地區,來自後世的崇禎皇帝明白,此時江南一帶的手工商業已經相當發達。

從工商業收稅,正是老祖宗為了保證軍費支出的辦法,自己將朱家老祖宗的辦法做到盡善盡美,更是此時斂財的不二之選。

崇禎皇帝明白,今日兩司署備發生的爆炸,正是那些財閥集團手眼通天的傑作。

自己斂財最佳的手段,並不是官紳財閥集團的最優選擇,江南工商業在京城的利益代言人,差不多正是把持朝政的百官文臣。

崇禎皇帝雖然殺盡了東林,但畢竟還需要官員治國。

對於商人們來說,只要朝中還有一個文官,財閥集團就能見縫插針,就算沒有文官,毫無頭腦的武夫反倒更容易收買,所以無論崇禎在朝上如何殺得人頭滾滾,實際上都不影響到財閥們自身的利益。

從處置八大晉商開始,財閥們感受到崇禎無意間流露出的態度,便已經開始備存後路,有些極精明者,更從那是開始策劃這次爆炸。

這次爆炸,更像是財閥集團對崇禎改革商稅此舉做出的回應和警告。

單獨壓榨朝中官員,或許還沒有其他人會橫插一腳,可如今要割商人們身上的肉去打仗、去改革軍隊,換了誰也會不情願。

換句話說,這大明是你朱家的,你朱家的王爺都不感冒,憑什么要犧牲我們自身的利益?

崇禎皇帝明白,歷朝歷代,這差不多都是皇帝和財閥之間的死結,天下太平之時皇帝大權獨攬,就像嘉靖和萬歷,還可以用各種手段從容博弈妥協。

然而自己穿越過來之後,太平世代已經是遙遠的過去,境況甚至用「外憂內患」四字都難以形容,那是還有幾個月就亡國的最後時刻了。

那個時候,由不得崇禎皇帝再運籌帷幄,更沒有什么機會看遠大影響,只要有機會就必須下手,只有殺了別人,自己才能活。

這一次固關擊敗流賊更是如此,天知道下一次還能不能在夾縫中打贏清虜和流賊,若不抓住這次機會,那自己豈不是和歷史上的崇禎一樣了?

天啟帝朱由校重用魏忠賢,聽任他攀到「九千歲」的高度,所以被東林黨寫成只知閉門苦做木匠活的昏庸皇帝,事實真的是這樣?

崇禎皇帝已然明白自己便宜哥哥的精明之處,他一手創造出閹黨這么個玩應兒,正是遇見到如今會發生的情況,一切都是為了維護皇權打壓官僚和鄉紳。

朱由校做木匠活掩人耳目,用閹黨背鍋,打壓空談誤國的東林黨,任用實干派官吏,絕不是一個只知道木匠活的蠢人,正相反,他對軍國大事的過問和干預比比皆是。

痛定思痛,崇禎皇帝忽然發現,自己今日遭遇的,和歷史上朱由校遭遇的又何其相似!

在後世所稱王恭廠大爆炸發生的天啟六年,正是朱由校派閹黨去外地向財主們征稅的頭一年,朱由校強行加收礦稅海稅商稅,直接損害的是官僚權貴集團的利益,而非下層的升斗小民。

斷人財路向來是最令人討厭的事情之一,就算皇帝也是一樣,朱由校有得罪人的決心,但他沒有任何准備,更不知道自己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

崇禎皇帝此前遭遇過投毒,甚至是公然行刺,還有士子們喊著仁義道德聚眾闖宮等種種僭越之舉,東林黨慣用的手段幾乎都在穿越來的頭一年見識個遍。